4月16日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
↓↓↓

一季度国民经济开局良好
(2025年4月16日)
国家统计局
一季度,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着力打好宏观政策“组合拳”,政策效应持续释放,生产供给较快增长,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国内需求不断扩大,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国民经济实现良好开局,高质量发展向新向好。
初步核算,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318758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4%,比上年四季度环比增长1.2%。分产业看:
- 第一产业增加值11713亿元,同比增长3.5%;
- 第二产业增加值111903亿元,增长5.9%;
- 第三产业增加值195142亿元,增长5.3%。
农业生产形势较好
畜牧业稳定增长
一、
一季度,农业(种植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0%。冬小麦播种面积稳中略增,长势总体较好,春耕春播平稳有序推进。据全国种植意向调查显示,稻谷、玉米意向播种面积有所增加。
一季度,猪牛羊禽肉产量2540万吨,同比增长2.0%,其中,猪肉、牛肉、禽肉产量分别增长1.2%、2.7%、5.1%,羊肉产量下降5.1%;牛奶产量增长1.7%,禽蛋产量下降0.1%。一季度末,生猪存栏41731万头,同比增长2.2%;一季度,生猪出栏19476万头,增长0.1%。
工业生产增长加快
装备制造业和
高技术制造业较快增长
二、
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比上年全年加快0.7个百分点。
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制造业增长7.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1.9%。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9%,比上年全年加快3.2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9.7%,加快0.8个百分点。
分经济类型看,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2%;股份制企业增长7.2%,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4.0%;私营企业增长7.3%。
分产品看,新能源汽车、3D打印设备、工业机器人产品产量同比分别增长45.4%、44.9%、26.0%。
3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比1-2月份加快1.8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44%。3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为50.5%,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预期指数为53.8%。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9110亿元,同比下降0.3%,降幅比上年全年收窄3.0个百分点。
服务业较快增长
现代服务业增势良好
三、
一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3%,比上年全年加快0.3个百分点。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0.3%、10.2%、7.2%、5.8%、5.1%。
3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6.3%,比1-2月份加快0.7个百分点。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生产指数分别增长9.9%、9.3%、7.7%、6.0%。1-2月份,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8.2%,比上年全年加快1.0个百分点。
3月份,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3%,比上月上升0.3个百分点;服务业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57.5%,上升0.6个百分点。其中,水上运输、航空运输、邮政、电信广播电视及卫星传输服务、货币金融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55.0%以上较高景气区间。
市场销售增速回升
以旧换新相关商品销售增长较快
四、
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4671亿元,同比增长4.6%,比上年全年加快1.1个百分点。
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08057亿元,同比增长4.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6614亿元,增长4.9%。
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额110644亿元,增长4.6%;餐饮收入14027亿元,增长4.7%。基本生活类和部分升级类商品销售增势较好,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日用品类、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2.2%、6.8%、25.4%。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继续显效,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类、文化办公用品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家具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26.9%、21.7%、19.3%、18.1%。全国网上零售额36242亿元,同比增长7.9%。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29948亿元,增长5.7%,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4.0%。
3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5.9%,比1-2月份加快1.9个百分点;环比增长0.58%。一季度,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0%。
固定资产投资稳中有升
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长较快
五、
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103174亿元,同比增长4.2%,比上年全年加快1.0个百分点;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3%。
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5.8%,制造业投资增长9.1%,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9.9%。全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21869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0%,降幅比1-2月份收窄2.1个百分点;新建商品房销售额20798亿元,下降2.1%,降幅收窄0.5个百分点。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同比增长16.0%,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1.9%,第三产业投资增长0.1%。民间投资增长0.4%;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民间投资增长6.0%。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6.5%,其中信息服务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专业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34.4%、30.3%、28.5%、26.1%。3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环比增长0.15%。
货物进出口保持增长
贸易结构继续优化
六、
一季度,货物进出口总额103013亿元,同比增长1.3%。其中,出口61314亿元,增长6.9%;进口41700亿元,下降6.0%。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5.8%,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为56.8%,比上年同期提高2.4个百分点。机电产品出口增长8.7%。3月份,进出口总额37663亿元,同比增长6.0%。其中,出口22515亿元,增长13.5%;进口15148亿元,下降3.5%。
居民消费价格基本稳定
工业生产者价格下降
七、
一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下降0.1%。分类别看,食品烟酒价格下降0.7%,衣着价格上涨1.2%,居住价格上涨0.1%,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下降0.4%,交通通信价格下降1.9%,教育文化娱乐价格上涨0.7%,医疗保健价格上涨0.3%,其他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6.0%。在食品烟酒价格中,鲜菜价格下降5.9%,粮食价格下降1.4%,鲜果价格下降0.1%,猪肉价格上涨8.1%。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后的核心CPI同比上涨0.3%。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1%,降幅比上月收窄0.6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4%。
一季度,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2.3%。其中,3月份同比下降2.5%,环比下降0.4%。一季度,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2.3%。其中,3月份同比下降2.4%,环比下降0.2%。
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城镇调查失业率稳中略降
八、
一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3%。3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比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本地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3%;外来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4.9%,其中外来农业户籍劳动力调查失业率为5.0%。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全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8.5小时。一季度末,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总量18795万人,同比增长1.1%。
居民收入平稳增长
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城镇居民
九、
一季度,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179元,同比名义增长5.5%,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5.6%。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87元,同比名义增长4.9%,实际增长5.0%;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003元,同比名义增长6.2%,实际增长6.5%。从收入来源看,全国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转移净收入分别名义增长5.9%、5.7%、2.7%、5.5%。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9939元,同比名义增长5.0%。
总的来看
一季度
随着各项宏观政策继续发力显效
国民经济起步平稳、开局良好
延续回升向好态势
创新引领作用增强
发展新动能加快培育壮大
但也要看到,当前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国内有效需求增长动力不足,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基础还需巩固。下阶段,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好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做大做强国内大循环,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积极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推动经济运行稳中有进、持续向好。
附注
(1)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不变价计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均为实际增长速度;其他指标除特殊说明外,按现价计算,为名义增长速度。
(2)根据季节调整模型自动修正结果,对近一年来各期国内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环比增速进行修订。修订结果及2025年一季度GDP环比数据、2025年3月份其他指标环比数据如下:
2024年各季度及2025年一季度GDP环比增速分别为1.3%、1.0%、1.4%、1.6%和1.2%。

(3)规模以上工业的统计范围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由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范围每年发生变化,为保证本年数据与上年可比,计算产品产量等各项指标同比增长速度所采用的同期数与本期的企业统计范围尽可能相一致,和上年公布的数据存在口径差异。主要原因:一是统计单位范围发生变化。每年有部分企业达到规模纳入调查范围,也有部分企业因规模变小退出调查范围,还有新建投产企业、破产、注(吊)销企业等影响。二是部分企业集团(公司)产品产量数据存在跨地区重复统计现象,根据专项调查对企业集团(公司)跨地区重复产量进行了剔重。
(4)服务业生产指数是指剔除价格因素后,服务业报告期相对于基期的产出变化。
(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范围是从事商品零售活动或提供餐饮服务的法人企业、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户。其中,限额以上单位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业企业(单位、个体户)、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业企业(单位、个体户)、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个体户)。
由于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单位、个体户)范围每年发生变化,为保证本年数据与上年可比,计算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等各项指标同比增长速度所采用的同期数与本期的企业(单位、个体户)统计范围相一致,和上年公布的数据存在口径差异。主要原因是每年都有部分企业(单位、个体户)达到限额标准纳入调查范围,同时也有部分企业(单位、个体户)因规模变小达不到限额标准退出调查范围,还有新开业企业、破产、注(吊)销企业(单位、个体户)的影响。
网上零售额是指通过公共网络交易平台(包括自建网站和第三方平台)实现的商品和服务零售额之和。商品和服务包括实物商品和非实物商品(如虚拟商品、服务类商品等)。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包括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不包括非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
根据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网上零售额数据进行了修订,202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网上零售额相关指标月度增速按照可比口径计算。
(6)服务零售额指企业(产业活动单位、个体户)以交易形式直接提供给个人和其他单位非生产、非经营用的服务价值总和,旨在反映服务提供方以货币形式销售的属于消费的服务价值,包括交通、住宿、餐饮、教育、卫生、体育、娱乐等领域服务活动的零售额。
(7)根据投资统计制度方法改革、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和统计执法检查等规定,对上年同期固定资产投资数据进行修订,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按可比口径计算。
(8)进出口数据来源于海关总署。
(9)就业人员是指16周岁及以上,有劳动能力,为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而从事一定社会劳动的人员。
(10)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是指将所有调查户按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从低到高顺序排列,处于最中间位置的调查户的人均可支配收入。
(11)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存在总计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附表

附图


来源:中国政府网 国家统计局网站
编辑:初昱含 何鑫
校对:鞠传强 滕永梅
主编:单淼
监制:穆军 高忠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