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税方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自由港、自由贸易区、出口加工区

在海港、河港、空港或边境地区划定区域,实行进出口自由贸易。这些区域一般被称为自由港、自由区或自由边境区等。只要进口产品不进入该国的其他地区,就可以享受免税待遇。

保税仓库

经海关批准,进口货物可以不办理进口手续和较长时间储存的场所。进口货物再出口而不必纳税,便于货主把握交易时机出售货物,有利于业务的顺利进行和转口贸易的发展。

保税工厂

经海关批准对专为生产出口而进口的物料进行保税加工、装配的工厂或企业。这些进口的原材料、元器件、零部件、配套件、辅料和包装物料等在进口加工期间免征进口税,加工成品必须返销境外。特殊情况需部分内销的,须经海关批准并补征关税。

保税区

经海关批准专门划定的实行保税制度的特定地区。进口货物进入保税区内可以免征关税,如复出口,也免纳出口税。运入保税区的商品可进行储存、改装、分类、混合、展览、加工和制造等。海关对保税区的监管主要是控制和限制运入保税区内的保税货物销往国内。

保税集团

经海关批准由多数企业组成承接进口保税的料件进行多次保税加工生产的保税管理形式。即对经批准为加工出口产品而进口的物料,海关免征关税。这些保税货物被准许在境内加工成初级产品或半成品,然后再转厂进行深度加工,如此反复多次转厂深加工,直至产品最终出口,对每一次的加工和转厂深加工,海关均予保税。

免税商店

为国际商品贸易服务的保税仓库、保税区、寄售代销和免税品商店,这些形式主要服务于国际商品贸易,允许免税销售特定商品。

保税转口

利用保税仓库作为转口贸易的集散地,使各国购货者就近在短期内得到所订购的货物,同时便于货物快速转口到其他国家。

跨境电商保税进口模式(1210)

跨境电商零售进口模式的一种,电商企业可以将海外进口化妆品等商品以批量报关方式存入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或保税物流中心(B型)保税仓,消费者在电商平台下单付款后,商品通过快递包裹的形式直接从保税仓配送至消费者手中。

保税加工

包括来料加工和进料加工等方式,对进口的保税货物进行加工、装配、制造以及相关配套服务的生产性经营行为。根据活动是否发生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可分为特殊区域外的加工贸易和特殊区域内的加工贸易。

保税直邮模式

跨境电商提前备货到保税仓,在电商平台客户下单之后,在保税仓对货物进行打包并推送相关信息到海关进行清关,然后直接给客户进行发货。这种模式省去了国外段的时间,时效更快,减少了货物破损的几率。

这些保税方式根据不同的贸易和生产需求,提供了多种灵活的选择,旨在促进国际贸易和加工制造业的发展,同时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和提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