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接合部、农村地区往往会成为一些“三无”“山寨”、过期等假冒伪劣食品的“重灾区”,为强化农村食品安全监管,整治农村地区“三无”“山寨”、过期等假冒伪劣食品,压实企业主体责任,扎实推动食品小作坊规范化标准化发展,7月3日,西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大堡子市场监管所在城北区大堡子镇陶北新村开展农村食品专项整治暨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专题培训工作,农村地区共计65家食品加工小作坊经营者参加培训。

据悉,此次培训聚焦农村食品生产薄弱环节,旨在通过系统性讲解与实操指导,提升小作坊经营者的食品安全意识和合规生产能力。监管人员按照《青海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条例》《青海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 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卫生规范》(DBS63/0004—2024)的要求,从小作坊生产与加工场所、设施设备、人员要求、台账管理、包装与标识标签、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等多个维度,对小作坊生产的关键控制点进行全面讲解。同时设置答疑环节,小作坊经营者针对自身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困难积极提问,监管人员给予专业解答和实操指引,现场审核产品标签10余张,指导小作坊规范标注配料表顺序、执行标准等关键信息,结合典型案例开展“一对一”实操教学,切实提升标签合规管理水平。
采访中,城北区一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经营者说:“这样的培训真是太好了,我们很多疑问在现场就获得了解答,通过培训还搭建了宝贵的学习交流平台,我和很多同行就大家关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这也为我们今后更规范经营起到了指导作用,还为标识标签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希望这样的培训以后多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