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门是森林的第三种语言,在光与影的褶皱里解码生态密码。扬子晚报苏州融媒中心联合国营常熟市虞山林场(江苏虞山国家森林公园)、苏州市登山户外运动协会、苏州市野生动植物保护协会共同开展的2025年“绿美江苏·生态旅游”——“我心中的美丽森林”摄影作品征集活动,自4月29日启动以来,持续点燃全省摄影爱好者的创作热情。

活动聚焦江苏13市森林公园、森林步道及湿地郊野,通过镜头展现“绿美江苏”生态建设的丰硕成果。在这场光影与绿意的对话中,有人用镜头丈量古木年轮里的生态史诗,有人在飞鸟振翅间听见森林的呼吸,更有人以云端视角拆解城市与自然的共生密码,每一幅作品都在诉说人与自然的共生故事。距离截稿仅剩最后7天,这场绿色影像盛宴期待更多市民用镜头为生态江苏写下独特注脚。
“绿色森林也是我的课堂!”高二女生2年“刷鸟”170多种

《穹窿生灵》作品中,苍翠的穹窿山脊线上,一只雄鹰展翅腾飞。层叠的树冠如波涛翻涌,将这只猛禽的孤影衬得愈发威严。创作者洪智贤是西交大苏州附中的一名高二学生,两年间,她利用课余时间用镜头记录了170种鸟类。她的《穹窿生灵》拍摄于4月6日清晨,偶然间的镜头捕捉到了雄鹰与森林的共生韵律。“鸟类是生态系统的信使,绿色森林也是我的课堂!在我看来,鸟类的活跃度直接反映了环境质量,穹窿山林木茂盛、万鸟云集,真不愧是‘吴中第一峰’。”问及未来志向,洪智贤兴奋地说,她的摄影包里常装着《中国国家地理——博物》杂志,她的梦想便是将来成为这本杂志的编辑,用镜头和文字让更多的人听见绿色的声音。“观鸟让我学会与自然对话,森林不需要摆拍,只需等待和敬畏。我希望通过这些照片,让更多的人领略到大自然的美好,让更多人参与生态环境保护。”洪智贤说。
狼山森林“笑声”入镜,“追鸟人”发现了绿色“新主角”

《快乐的骑友们》作品中,南通狼山森林的绿树浓荫之下,一队骑行者的荧光色外套刺破绿幕,他们的脸上洋溢着笑容,充满了自信与活力。创作者袁建是南通摄影家协会会员,200-600mm镜头“追鸟”多年,却在这次将焦点转向人类活动。“长焦镜头本为捕捉鸟类特写,但骑行者在林间的欢声笑语吸引了我,这种自然之间的‘互动’更令人动容。”近年来,他常年穿梭于盐城湿地、东台黄海森林、南通狼山森林公园等,作品总在探寻生态与人文的平衡点。骑行者的轨迹、飞翔的白鹭、林间的光阴……这些画面正是生态旅游推动自然保护的最佳见证。
暴雨后的云端见证!他用镜头为第二故乡刻下“视觉年轮”

《常熟虞山国家森林公园》作品展现了暴雨后无人机掠过云层的瞬间——城市楼群与苍翠林海被翻涌的云雾分隔。山峦起伏,植被茂密,山脉的轮廓在云雾的掩映下若隐若现,增添了几分神秘感,整个画面给人一种壮美而宁静的视觉感受。这张作品的创作者是常熟市摄影家协会会长王健,他用十年时间拍摄数上千张虞山影像,完整记录了这座山的四季轮回。作为一位常熟“新市民”,希望用镜头为第二故乡刻下“视觉年轮”。“记得有一年冬天深夜,常熟下了一场多年不遇的大雪。为了在第一时间拍到最好的雪景照片,我凌晨三、四点钟就扛起三脚架、相机等拍摄设备,顶着寒风、雪花,摸黑爬上了虞山之巅,拍下了一张我心目中的绝美虞山雪景照片!”摄影作品《湖光山色》《生态常熟》《古今虞城》《剑门秋色》《江南小长城》……十余年间,王健按下快门数十万次,快门声中仿佛蕴藏着城市生态的呼吸频率,也记录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足迹。

山水鸟乡音

林间小道

树山——绿野仙踪
他们的镜头已诉说森林故事,你的快门何时响起?
作品要求:
1、原创性:投稿作品须为作者原创,拍摄时间为2025年,拍摄于江苏省境内的森林公园、森林步道、郊野公园;
2、主题契合:作品需紧扣“江苏美丽森林”主题,捕捉大自然的丰富多彩,展现生态环境的美丽和谐;
3、格式规范:JPEG格式,像素≥5M,单幅或组图均可(组图不超过6张);
4、命名格式:《作品标题》(12字以内)+作者姓名+手机号;
5、作品附带内容:每幅作品需填写作品简介(60字以内)、填写拍摄时间、地点;
6、联系方式:联系人、联系电话、邮箱、通讯地址;
7、数量限制:每位作者投稿不得超过3次。
征集须知:
1、征集作品必须是征集者本人原创摄影作品,征集者必须保证其拥有该作品的完整知识产权。作者应对投送作品拥有充分、完整、排他的著作权,不得侵犯任何第三方的,包括但不限于著作权、肖像权、名誉权、隐私权等在内的知识产权或专有权利。如有任何相关的法律纠纷,其法律责任由作者本人承担;给平台方造成损失的,投稿者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2、凡投稿作品,主办方有免费使用权并永久享有其复制权、发行权、展览权、放映权、信息网络传播权、汇编权等相关著作权,可在报刊、杂志、网络及主办方相关非赢利宣传中使用。
3、本次评选活动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作品中不得出现第三方商业平台水印、标识等;严禁抄袭或盗用他人作品,一经发现取消参赛资格;禁止过度后期处理,如合成、添加元素等,需保持自然真实。
4、本次活动不退稿。
5、 评审结果、获奖作品及未获奖的优秀作品,预计于2025年6月中旬在苏州市林业局官微及扬子晚报紫牛新闻APP等平台公布并展示,接受社会监督。
6、活动主办方拥有本次活动的最终解释权,凡投稿作者均视为认同并遵守本规则。
附:
国家级、省级森林公园名录

省级森林步道名录

苏州市首批郊野公园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