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在网上刷到一个帖子:“你什么时候意识到自己不再年轻了?”

  人都希望自己年轻,都渴望被夸年轻,但其实,人的年轻是有“客观标准”的。

  如果你年纪渐长,还对以下三件事充满兴趣,那么恭喜你,你的心依然年轻。

  爱时尚,重形象

  少男少女情窦初开的时候,往往是最注意形象的。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这是自我意识和社会意识双重觉醒的时期。

  所谓社会意识,就是在意他人的评价和他人的关系,尤其是心仪之人的。而强烈的自我意识,首先就体现在对个人形象的管理上。

  很多人中年梦碎的时刻,往往就是在同学聚会上,看到自己曾经的女神男神,变得大腹便便、言语粗鄙。

  那一刻,我们才感觉到时光的威力。可是变老不意味着要“服老”。

  真正的衰老不是容颜的改变,而是热情的消逝。

  曾关注过一位叫@康康和爷爷 的博主,博主今年87岁了。作为“30后”,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在家含饴弄孙,或者躺在病床上等人照顾。可是,这位爷爷的身份是,穿搭博主!

  不论是潮牌还是多巴胺穿搭,又或者是黑白灰等经典系,这位爷爷总能穿出时髦和帅气的效果。

  谁说人老了就不能注意形象了?只要我们还在追求美、关注自己的外表,就是年轻的表现。

  爱学习,有梦想

  有句话说得好:学习,发现,看向下一座山的好奇心,是这些东西使我们成为人。

  无论什么年纪,如果依然对知识充满渴望,对追逐梦想充满热情,那么他们的内心一定还年轻。

  在文学作品中,我们常读到这样的故事:主人公虽然年事已高,但依然怀揣着梦想,不断学习、不断进取。《老人与海》中的圣地亚哥,已经84天没有捕到鱼了。

  在旁人眼中,他是个失败的老渔夫,纷纷嘲笑他,可他依然把手头该做的事做好,保持着自己生活工作的节奏。

  圣地亚哥虽然年迈,却依然怀揣着捕到大鱼的梦想——他梦里时常出现的狮子,就象征着这种意识;

  他不懈地跟急流、海浪、贪婪的鲨鱼、残酷的天气斗争,在海上漂了那么些日子,既没有崩溃,更无狂喜,只是在静默间强大了自己的精神;

  纵然他捕到的大马林鱼最终被鲨鱼啃噬得只剩一具骸骨,可他依然是胜利者。

  故事的最后,小男孩回到了老人身边。圣地亚哥嘱咐他磨好长矛、带好工具,新的旅程又要开始了……

  海明威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小说中塑造的这种硬汉精神,实际上就是勇于自我革新和永不言败的学习精神。

  一个敢于正视暴风雨的人,即使躯体会僵硬、器官会老化,可没人能夺去他们心中燃烧着的激情。

  爱旅行,爱生活

  人似乎总是将所有的希望寄托于年轻的时候。这种希望包括对冒险的渴望、对未知的渴求、对远方的憧憬和对诗意的期许。

  可事实上,我们的人生可不是只有青年时期。

  只有我们将当下沉淀得滋味别致的时候,旅行才能显示出它更深层次的意义:我们如此渴望新事物,我们这样爱着我们的生活。

  无论什么时候出发,重要的是要有一颗探索未知的心。

  这样,无论是安于当下的柴米油盐,还是沉醉于远方的星辰大海,我们都不会轻易变老。

  正如一个女儿写给父亲的歌:

  春天他告诉我/在院子里种下了花把冬天沉睡的荒草/全都清除了还新布置了/一块绿色的菜园每天都会观察/植物的生长和变化已经七十岁了/也不怕长途旅行有喜欢做的事情/经历了岁月沉浮偶尔却也困惑/还像个孩子一样和我一起聊聊/那些人生谜题——《当浪漫停驻于日常》

  时间之轮似乎越转越快,当年龄焦虑、健康焦虑、容貌焦虑等负面情绪来袭时,有一句话曾抚慰了我:年轻时,你拥有老天爷赏赐的智慧;年长时,你拥有后天习得的智慧。

  年轻不仅仅是一种生理状态,更是一种心态。

  刺猬乐队曾唱道:“一代人终将老去,总有人正年轻。”

  只要你愿意,你可以在任何年龄都活出自我风采,活出青春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