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

1、4月10日晚间,西高院发布2025年一季报,成为科创板首家披露2025年一季报的公司,稳健向好的业绩为板块带来“开门红”。

2、以上海证券交易所市场上市公司为例,数据显示,截至4月10日,沪市共有657家公司披露2024年年报,其中519家公司披露分红预案,涉及金额合计达8951亿元。

3、4月9日晚,多家行业巨头发布10亿元级别回购。其中,国泰君安拟回购10亿元至20亿元公司股份,三安光电拟回购10亿元至15亿元公司股份。多数公司将回购期限设置较短,回购态度较为迫切。

4、据中国国新网站4月8日消息,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旗下国新投资有限公司将以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方式增持中央企业股票、科技创新类股票及ETF等,首批金额为800亿元。

5、Wind数据显示,本周(4月14日至4月18日)将有3只新股发行。

理财

1、数据显示,截至4月4日,年内共有52只增强指数型基金上报,涉及37家基金管理人,较去年同期的17只同比大增206%,创历史同期最高纪录。与此同时,年内已有32只指增基金成立,合计发行规模达170.88亿元,远超2024年同期的18亿元。

2、近两个交易日A股市场情绪大幅修复,宽基指数ETF成交逐渐趋于平稳。值得注意的是,恒生科技相关ETF热度不减,头部产品日成交额仍在百亿元以上,并且吸引了大量抄底资金涌入。此外,多只沪深300ETF也延续“吸金”态势。

3、今年以来,私募股权投资行业出现回暖迹象,尤其是政府引导基金和国资加大出资力度,为市场注入了强劲动力。LP投顾基于中基协备案基金数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统计得出,今年3月,政府引导基金、国资累计认缴规模达1436.9亿元,相较于2月(909.4亿元)增长58.01%。

4、4月份以来,国内债市显著走强。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观测指标,公开数据显示,其从4月1日的1.81%快速下行至4月7日的1.63%,4月8日和4月9日虽有小幅回升,分别报收于1.66%和1.65%,但仍处于低位区间。

5、为筹集财政资金,支持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财政部决定在4月10日至19日发行2025年第一期和第二期储蓄国债(电子式)。两期国债均为固定利率、固定期限品种。第一期期限3年,票面年利率为1.93%,最大发行额250亿元;第二期期限5年,票面年利率为2%,最大发行额250亿元。

6、国家外汇管理局4月7日数据显示,截至3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407亿美元,较2月末上升134亿美元,升幅为0.42%;官方黄金储备为7370万盎司,较2月末增加9万盎司。

其他

1、国家统计局4月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受季节性、国际输入性因素等影响,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和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环比和同比均下降,但CPI环比表现好于季节性,核心CPI同比明显回升,由上月下降0.1%转为上涨0.5%。

2、交通运输部4月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清明假期首日(4月4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为2.87亿人次,较2024年同期增长9.7%。多个旅游平台数据显示,清明假期期间,短途周边游升温,“高铁+”出游受追捧,赏花游成“顶流”。

3、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4月5日消息,2025年3月份中国大宗商品价格指数(CBPI)为113.4点,环比上涨0.7%,同比上涨1.3%。

4、4月8日,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调整保险资金权益类资产监管比例有关事项的通知》,优化保险资金比例监管政策,加大对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5、4月16日,国家统计局将公布一季度GDP、3月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经济数据。

6、Wind数据统计显示,本周(4月14日-4月18日)共有32家公司限售股陆续解禁,合计解禁7.11亿股,按4月11日收盘价计算,解禁总市值为126.7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