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客户端讯(通讯员陈功龙)5月5日,正值立夏时节。在湖北省巴东县牛洞坪“国家级生态农场”基地,东瀼口镇俊艳禾康植物专业合作社的社员们正抓紧农时,开展油菜秸秆粉碎还田作业。

往昔,油菜秸秆的处理是个棘手难题,焚烧会污染环境,存在火灾隐患。现今,秸秆粉碎还田后化身天然绿肥。“这些秸秆还田后,可有效改良土壤结构,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为后续水稻种植筑牢基础。”合作社负责人向传艳介绍。通过秸秆粉碎还田,既化解了废弃物处理难题,又达成了资源循环利用,使板结的土地重现生机。

据悉,“不打一滴农药、不施一粒化肥”,乃是该合作社一直秉持的绿色发展理念。在生产中,运用物理除虫、有机肥替代等手段,从源头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同时,合作社采用“合作社 + 基地 + 农户”的运作模式,充分发挥引领作用,整合当地土地、人力等资源,统一技术指导、统一种子采购、统一销售渠道,实行水稻 - 油菜轮作模式,带动农户共同投身生态农业种植,铺就小康“稻”路。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