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名顶尖科学家回中国任职
2025-04-04 19:23:00
据参考消息援引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媒体近期接连曝光多名顶尖科学家回到中国任职的消息,使得华人科学家“海归潮”再受关注。据统计,去年以来至少有17名顶尖科学家从海外回到中国,他们多数来自数学和物理学领域。报道称,这些“海归”学者加入的机构,除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传统顶尖学府外,也包括一些近年来新成立的研究机构和院校。以2018年成立的西湖大学为例,这所位于浙江杭州的民办研究型大学,去年接连吸引三名海外顶尖科学家任职,包括法国巴黎西岱大学原数学系教授陈华一,曾任美国贝勒医学院解剖教学中心主任的张晓明,以及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任教20年的数学家汪徐家。林华新 资料图。图源:上海数学与交叉学科研究院官网近期返华的美国俄勒冈大学原数学教授林华新,加入的则是成立刚一年多的上海数学与交叉学科研究院。这家新型研究机构由上海市、杨浦区和复旦大学共同支持设立,由著名美籍华裔数学家丘成桐担任理事长,目标是打造集基础研究、人才集聚与培养为一体的基础科学与交叉学科研究平台。该机构成立还不到一年半,已吸引多名顶尖数学家加盟,包括曾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执教20多年的刘克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公共政策与全球事务课程助理教授骆明辉受访时分析,越来越多的中国学者选择归国,一方面是因为中国为招募顶尖科学家,在薪酬、补助和实验室等方面推出更有吸引力的激励措施;另一方面则与华人科学家在海外受针对的危机感加重有关。据报道,去年中国研发经费投入超过3.6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8.3%,高于同期5%的整体经济增速。目前研发经费总量仅次于美国,位居全球第二。报道指出,上述“海归”学者中,超过75%都是从美国返华。这既是因为在美中国学者人数众多,也可能与近年来美国加码打压华人学者有关。报道称,丘成桐也在2022年离开生活了50余年的美国,全职任教清华大学。他去年12月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过去十年,美国政府对中国科学家表现出严重歧视,这些科学家除了离开美国别无选择,因为他们只有在支持性的研究环境中才能展现出最佳工作状态。丘成桐警告,这种人才外流对美国来说是不幸的,因为这将削弱其研究能力。深圳东壁科技数据今年1月发布的报告显示,中国顶尖科技人才数量从2020年的18805人增至2024年的32511人,全球占比从17%上升至28%。相比之下,美国顶尖科学家数量则从2020年的36599人降至去年的31781人,全球占比从33%降至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