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艺晚会“师公舞”表演。

获奖队伍代表上台领取奖品。

男女混合拔河比赛场面。
7月18日,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脊镇农历六月廿四传统会期如约而至,小镇处处洋溢着热闹非凡的节日氛围。众多村民与游客从四面八方赶来,共赴这场民俗盛宴。本次活动以“民俗文化耀梯田 团结奋进谱新篇”为主题,“村BA”、拔河赛、农贸赶集、文艺汇演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接连上演,既传承弘扬了当地独特的民俗文化,也有力增进了民族团结。
据悉,每年农历六月廿四日是龙脊镇和平街的农贸会期。这天,物资交流非常红火,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更是热闹非凡。
18日一大早,龙脊镇和平街道已是熙熙攘攘。主街道两侧摊位林立,摊主们早早支起帐篷,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商品。身着壮族、瑶族等民族服装的村民与手持相机的游客穿梭其间,竹筒饭、牛肉串、五色糯米饭等特色美食香气四溢,令人垂涎欲滴。现场一位老奶奶感慨地说:“好久没见过这么热闹的场景了,比前几年的会期人更多、更热闹。”
上午10点,滨江公园鼓楼前的男女混合拔河比赛准时开赛。各村(居)民委员会的参赛队伍早已抵达,每队6男4女10名队员在领队带领下,精神抖擞地站在场地两侧。哨声一响,队员们齐心协力,喊着响亮的口号奋力后拉。现场观众的加油声、呐喊声震耳欲聋,将比赛气氛推向高潮。经过激烈角逐,金江村队最终获得冠军。
经过数天激烈比拼,傍晚的“村BA”篮球赛冠亚军决赛将整个会期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金江村队与平安村队展开巅峰对决,双方球员攻防转换迅速,精湛球技赢得阵阵喝彩,场边鼓点般的助威声浪响彻整个球场。最终,金江村队夺得冠军,平安村队斩获亚军。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篮球赛每个行政村代表队均可吸纳2名“姑爷”(女婿)参赛。这一举措让“姑爷”们得以在赛场崭露头角,成为联结村寨情感的纽带。据龙脊镇便民服务中心副主任侯远成介绍:“邀请女婿代表岳父所在村参赛,既基于乡村‘亲缘即地缘’的传统认知,能拉近姻亲家庭与村集体的情感距离、增强归属感,也为各村队补充了新鲜血液,提升了比赛的对抗水平和观赏性。”来自金江村的参赛“姑爷”申捷兴奋地说:“能代表村里参赛并获得冠军,我特别自豪,这让我更有归属感。”
晚上8点,滨江公园戏台文艺晚会准时开场,现场座无虚席。彩调、舞蹈、歌唱等节目依次登台,脸罩傩面具腰围草裙的“师公舞”、瑶族服饰时装秀、民族长鼓舞等特色表演尽显龙脊镇民俗文化魅力与群众昂扬的精神风貌。演员们的精彩演出赢得阵阵喝彩,现场欢声笑语不断。
文艺汇演结束后,男子篮球赛与男女混合拔河赛颁奖仪式随即举行。赛事奖励延续当地“以实物庆丰收、以实惠励拼搏”的传统特色习俗,除奖杯和荣誉证书外,前四名队伍都可以获得新鲜猪肉、土鸡等实物奖励。其中,斩获“双料冠军”的金江村队赢得两大块猪肉(合整头猪)的丰厚奖励。金江村党支部书记潘华威说:“赢得‘双料冠军’,村民们都很高兴!回村后我们会共庆荣誉,未来会继续积极参加镇里活动。”
“本次会期以体育赛事为纽带、文化活动为载体,不仅丰富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内涵,更为龙胜各族自治县建设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民族文化旅游示范区添砖加瓦,进一步提升了龙胜‘百节之县’的品牌影响力。”龙脊镇党委副书记、镇长俸华蔚表示,近年来,龙脊镇探索以传统会期为纽带,让民俗文化成为县域发展的“金名片”,让体育赛事成为凝聚民心的“粘合剂”。未来,龙脊镇将持续深挖文化内涵、完善基础设施,吸引更多人走进龙脊、爱上龙脊,让村民们的生活水平像梯田一样,一年更比一年高。
来源: 桂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