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5日)是第10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正式实施4周年。什么是生物安全?其中哪些内容与你我有关呢?

近年来,一些追求时尚、新潮和猎奇的宠物爱好者,掀起了饲养另类宠物的热潮,蜥蜴、蜘蛛、蛇、蚂蚁等等成了新宠,也被大家称为所谓的“异宠”。记者走访发现,无论是在花鸟鱼虫市场,还是在社交网购平台,这些“异宠”都备受热捧。

在一些社交媒体,分享饲养“异宠”攻略和“盘玩”秘籍的博主比比皆是,直播带货和网购平台已成为“异宠”交易新模式。

当记者询问线上购买这些“异宠”能否提供卫生检验检疫证明时,网店客服回答说,这些都是人工繁育出来的,很安全。

在北京朝阳区一家专营“异宠”观赏与销售的宠物馆里,记者看到了上千只形态各异的“异宠”,其中,蜥蜴就占了相当比例。这些蜥蜴不仅外形多样、色彩斑斓,据店员介绍,它们都来自国外。

北京某“异宠”店 店员:咱们店小动物来自全球各地的都有,有澳洲东部的鬃狮蜥,豹纹守宫来自于印度和巴基斯坦。

在这家店铺里,除了各类蜥蜴,还有蜘蛛、甲虫、角蛙、玉米蛇等“异宠”,吸引了不少顾客前来观赏,甚至可以上手抚摸。记者在这里还看到了亚马逊食人鱼。

北京某“异宠”店 店员:食人鱼在野外是很凶猛的家伙。咱们现在饲养,如果不能继续养了,一定不要把食人鱼丢弃到野生的湖泊河流的水域,因为它们是外来入侵物种。

何为外来物种?何为外来入侵物种?

“异宠”店老板说,食人鱼是外来入侵物种。其实,许多“异宠”都是外来物种。那么,“外来物种”是否等同于“外来入侵物种”呢?

我国《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办法》规定:

  • 外来物种,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无天然分布,经自然或人为途径传入的物种,包括该物种所有可能存活和繁殖的部分。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引进、释放或者丢弃外来物种。
  • 外来入侵物种,是指传入定殖并对生态系统、生境、物种带来威胁或者危害,影响我国生态环境,损害农林牧渔业可持续发展和生物多样性的外来物种。由农业农村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外来入侵物种名录,实行动态调整和分类管理。

根据我国《重点管理外来入侵物种名录》,需要重点管理的外来入侵物种包含:植物、昆虫、植物病原微生物、植物病原线虫、软体动物、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等8个类群59种。

属于外来物种的“异宠”潜藏哪些风险?

一些属于外来物种的“异宠”,究竟对生态环境存在怎样的潜在风险呢?

江西省动物学会理事长夏斌介绍,一些在国内没有自然分布,属于外来物种的“异宠”,一旦逃逸或被遗弃,由于它们在新环境中缺乏本土天敌等生物制约和非生物制约的因素,且部分生物具备极强的适应和繁衍能力,可迅速发展成种群,极有可能破坏我们的生态环境,危害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

部分以“异宠”为名,流入国内的动物如巴西龟、鳄雀鳝等,已经给国内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外来物种有何危害?记者探访海关博物馆

为了让大家直观地认识外来物种的风险,总台记者探访了海关博物馆,为大家展示了几种外来物种的标本及其危害。

记者来到了中国海关博物馆地下一层“生物多样性展厅”,在这里展示着全国各地海关从口岸截获的各种不同的外来物种标本。

在这里记者看到了海关从入境邮件中截获的白纹大角金龟,堪称昆虫界的巨无霸,它是一种杂食性的昆虫,可以吃掉植物上的叶片、果实、花朵和根部,影响植物的生长,甚至会导致植物的死亡,所以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当地生态系统的平衡性。

哥伦比亚的红尾蚺是一种蛇类,虽然它没有毒性,但是它具有很强的攻击性,捕食哺乳类动物、爬行类动物和两栖类动物。一旦入侵,就会对当地的食物链造成一定的威胁。

还有原产于南美洲的红火蚁,后来入侵到了北美洲、大洋洲和亚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它以难以防治而出名,被它蜇伤了之后会出现火灼的感觉。因为它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和竞争能力,一旦入侵,会对当地的农业、畜牧业,甚至是人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

中国海关博物馆中还有亚马逊巨人捕鸟蛛、非洲大蜗牛,以及地中海实蝇。地中海实蝇是对世界250余种水果和蔬菜最具毁灭性的害虫,是水果头号杀手。

全国海关严厉打击非法引入外来物种行为

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将“异宠”纳入其中,强调要“加强异宠交易与放生规范管理”“严厉打击非法引入外来物种行为”。全国海关自2023年7月集中开展为期三年的严防外来物种入侵专项行动。

上个月,福州长乐机场海关在进境旅客的行李当中,截获了52种400余只昆虫类“异宠”,是全国海关单次截获外来物种种类最多、甲虫类“异宠”数量最多的一次。

今年3月,福州长乐机场海关在监管进境航班时,发现一件行李机检图像异常,疑似存在大量塑料容器,携带该行李的旅客选择的是“无申报通道”。

福州海关所属福州长乐机场海关旅检一科科长 张文君:箱子里都是装有甲虫的塑料盒和塑料试管,他的随身背包里也是这些东西。每个容器里面至少封装了1只甲虫,我们现场清点了一下,一共有各类容器410件。

经福州海关技术中心鉴定,这400余只昆虫中,“长戟大兜”“帝王角花金龟”等22种183只甲虫均为外来物种。

福州海关所属长乐机场海关关长 李翔:当事人自述喜欢昆虫,想带回家当宠物饲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引进外来物种,禁止携带、寄递活体动植物进境。

海关依照相关规定,对当事人处以罚款,并对其携带的昆虫予以销毁。

据统计,2024年,全国海关共截获检疫性有害生物7.1万种次、“异宠”1.3万只。从进境寄递、携带物品中累计截获禁止进境活体动植物2562种,其中包括长戟犀金龟、巨首收获蚁等国内尚无自然分布的动植物1209种,并打掉多个非法引进“异宠”的犯罪团伙。

专家建议:购买“异宠”要做到“三查”

除了威胁生态安全,“异宠”对人体健康也存在安全风险。购买、饲养“异宠”要注意什么?

江西省动物学会理事长 夏斌:很多“异宠”是一些病原体的天然宿主,比如,蜥蜴可以通过粪便传播沙门氏菌,水豚可能传播钩端螺旋体,仓鼠可能携带隐孢子虫和鼠咬热细菌。零距离接触“异宠”,这些病原体就很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非常大的危害,甚至致命。

专家还建议在购买“异宠”之前要做到“三查”:

  • 一是查来源:选择合法养殖场,拒绝走私或野外捕获的动物。
  • 二是查健康:要求商家提供检疫证明,观察宠物是否活跃、无异常分泌物。
  • 三是查法规:确认物种是否属于保护动物或入侵物种。

同时,日常饲养做到勤洗手、戴手套、定期消毒。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