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27日,河北汇珍食用菌有限公司技术人员正在南马庄村智慧舱查看绣球菌的长势。 河北日报记者 闫德见摄
6月27日9时许,新河县西流乡南马庄村一块闲置集体建设用地上,10个长方形的5G智慧舱有序排列,几位工人正忙着给智慧舱接通水电。
“经过改造,这块空闲集体建设用地派上了用场,利用智慧舱种植珍稀食用菌。”正在现场指挥施工的南马庄村驻村第一书记牛晓楠说,这些智慧舱预计能为村集体年增收20多万元。
近年来,随着村民外出务工或迁往城市居住,南马庄村不少集体建设用地闲置下来,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影响村容村貌。
开垦小菜园、打造小果林……最初,南马庄村也对这些闲置集体建设用地进行过修整利用,但效果一般。直到两年前,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等单位发起了“美好乡村”公益项目,借此,新河县购置了智慧舱,在南马庄片区集中投放,所有权归片区内的村集体,用来发展珍稀食用菌特色种植。
“当时看到这些占地只有30多平方米的智慧舱,眼睛一亮。”牛晓楠兴奋地说,这些智慧舱安装起来非常方便,也不需要太大的地方,正适合闲置集体建设用地利用。于是,南马庄村从河北汇珍食用菌有限公司引进绣球菌、金耳等菌棒,在智慧舱里搞起珍稀食用菌种植。
走进智慧舱,灯光明亮,过道两边的钢架上,菌包密集排列。“别看智慧舱不大,却能放置5000个菌棒。”正在查看绣球菌长势的汇珍公司技术人员赵振坤告诉记者,这些智慧舱可以对温湿度、光照、二氧化碳浓度等进行精准调控,食用菌生长可突破地域和时间限制,实现压茬种植。
“除去日常用电用水,每个舱每年能为村集体带来2万多元的收益。”牛晓楠介绍,经过近两年的摸索,他们和企业共同探索出利用智慧舱盘活闲置集体建设用地的发展模式,即村集体提供场地和生产所需水电,公司负责筛选菌种、日常管理和销售,这样既发展了村集体经济,也解决了珍稀食用菌规模化种植所需用地问题。
尝到了甜头,新河县决定复制推广这种模式。据新河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张丙强介绍,该县充分发挥乡村振兴衔接资金的作用,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已为南马庄村、东董村等12个村集中采购智慧舱42个。
“这些智慧舱全部投放在闲置集体建设用地上,投用后不仅每年能为村集体增收近百万元,还将珍稀食用菌的种植规模扩大了200万棒。”张丙强说。
(河北日报记者 闫德见)
关注河北新闻网,了解河北最新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