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面写有“明察秋毫断是非 公正司法护民权”的锦旗被送到了迎泽区人民法院法官武光耀的手中。送锦旗的是一起侵权责任纠纷案件的原告方代表。锦旗的背后,是一个从剑拔弩张到握手言和,甚至走向“合伙”经营的暖心调解故事。
事情源于迎泽区某大型商场的经营纠纷。该商场资产通过以物抵债方式变现后,由众多投资人共同成立了一家合伙企业负责出租运营。然而,商场在紧锣密鼓招商的关键时期,却频频遭遇“人为阻力”——一位已退出的前合伙人,因对分配等问题心存不满,多次在商场外墙书写醒目的红漆大字,对招商形成干扰。于是,原告一纸诉状将这名前合伙人告上法庭,要求其停止侵害、消除影响并赔偿损失。
“解铃还须系铃人,矛盾宜解不宜结。”本着实质性化解纠纷、助力优化营商环境的原则,承办法官武光耀决定将工作重心前移,在开庭前尽全力促成调解。
立案后,经过20天的数次深入沟通和“背对背”“面对面”相结合的调解,法官创造性地提出了一个“一揽子”调解方案:被告方立即停止一切干扰行为,清除红漆大字,恢复受损墙面原状;与此同时,在自愿、合法、公平的基础上,引入被告方的成年子女作为新的合伙人,参与商场后续经营产生的分红。
法官提出的调解方案最终使纠纷成功化解,承办法官表示,“这起案件的成功调解,不仅及时制止了侵权行为,挽回了商场的经营损失,更重要的是,它以一种更和谐、更具建设性的方式,化解了双方积累已久的矛盾,甚至促成了新的合作可能,真正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这面锦旗,是对我们坚持司法为民、用心用情调解工作的最好肯定,也激励着我们继续探索多元解纷路径,为优化区域营商环境贡献司法力量。”记者 任蕾
来源:太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