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着气温就进入30℃区间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又到了开空调的季节了,空调大家都常用,很多人也不会有太多的注意,但实际上空调用不好,对于身体健康而言也会产生很多负面影响。今天我们就从前中后三个场景,一起聊聊如何让这个夏天拥有一个健康的纳凉体验。

开空调前的准备工作
清洗空调
在夏天首次使用空调前,一定要对空调进行清洗。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长时间未清洗的空调里,容易滋生军团菌等有害病菌。这种军团菌入侵人体后,会导致人出现发热、寒战、咳嗽、胸痛等呼吸道感染症状,伴有乏力、头痛、全身肌肉酸痛,一般1- 2 天内突然发热,可达40℃以上,重症病例还可发生心、肝、肾功能损害,甚至功能衰竭致死。

清洗空调时,不能仅仅清洗滤网。虽然滤网能拦截下空气里较大且长的纤维类和毛絮,但页片在阴冷潮湿的环境下,更容易滋生细菌和微生物,空调内部才是真正藏污纳垢的根源。所以,要把能擦到的地方都擦一擦。如果自己操作困难,最好交给专业人士完成。对于中央空调,则需定期进行检测,使用专业消毒剂,杀灭空调内滋生的病菌和螨虫。即使是带有干燥、自清洁功能的空调,也不能保证完全干净安全,同样要注意清洗。建议每年清洗空调2- 3 次,在夏天使用空调前、使用过程中以及不再使用空调时各清洗一次。
开空调时的正确方法
合理设置温度
夏天人们感觉最为舒适的环境温度是25- 28℃、相对湿度40%- 65%、风速0.15m/s,此时人体处于最正常最理想的热平衡状态。实际上,人体所感觉到的有效温度,比室内空气温度要略低一些,一般低1- 2℃,即空调的送风温度虽然略高一些,但人体实际所感觉到的温度并没有那么高。因此,从舒适和健康的角度讲,夏天空调温度应控制在26- 28℃,最低不宜低于22℃,夜间空调温度不应低于24℃。室内外温差一般以5- 10℃为宜,如果温差过大,使人进出时经受气温骤变,易患感冒,而长期在室内温度过低的环境下工作生活,也易患“空调病”。
调整出风口方向
冷空气密度大,是下沉的“气流”。所以开空调时,出风口的方向最好向上。这样可以让冷空气利用自身的物理特性自上而下,更快地实现“降温”,使室内的冷热空气能够自然过渡,达到更好的降温效果,也能让人体感觉更加舒适。
善用空调功能
除湿功能:在遇上湿热的天气时,充分利用空调的“除湿”模式。一方面它可以降低室温,另一方面对人体伤害较低,相较于制冷模式还能省电。因为在潮湿闷热的环境中,人体的汗液不易蒸发,会感觉更加闷热难受,而除湿功能可让室内空气更干爽,体表汗液更好地蒸发,从而降低体温。
睡眠模式:晚上睡觉时,可将空调调为夜间模式或定时关闭。睡眠模式下,空调会根据人体在睡眠时的体温变化,自动调整温度和风速,既可以保证睡眠时的舒适度,又能节省电能,避免通宵开空调导致的身体不适。
搭配风扇使用
可以先使用空调把整个房间温度降下来,然后再开上风扇让空气流动起来。风扇能够加速空气的循环,使室内的冷热空气混合更加均匀,帮助更好地降温,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空调的能耗。

避免直吹身体
空调出风温度要比设定的温度更低,如果对着身体直吹,体温过度降低,可能会引起血管收缩,导致面瘫、关节疼痛等疾病。所以应避免空调直吹身体,减少对人体损害。如果无法改变空调出风口方向,可购买一个空调挡风板来调整风向。
定时通风换气
长时间闭窗开空调,房间会变得干燥,室内空气不流通,容易让人出现鼻塞、喉咙干、打喷嚏等不适症状。专家提示,紧闭门窗开空调一个小时,就有可能造成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超标,当环境内含氧量少,就会导致呼吸过于频繁,肺部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从而引发呼吸性碱中毒。因此,建议每2- 4 小时打开窗户,透透新鲜空气,每次通风时间在30分钟以上。也可以在空调运行时,让门窗不要完全闭合,保持一定的空气流通。
开空调后的注意事项
适当增添衣物
长时间待在空调房中,室内外温差较大,要注意保暖,避免关节、颈部、腰腹部受凉。可以准备一件薄外套或毯子,在感觉凉意时及时披上,特别是肩部和腿部,尤其是膝盖部位,要重点保护。因为关节部位长时间受寒,容易引发关节疼痛等问题。
保持身体水分
空调房间内空气干燥,人体水分流失较快,所以要注意多喝水或多吃水果,以补充水分,避免干燥。喝水能够促进新陈代谢,帮助身体排出废物。多吃富含水分的水果,如西瓜、黄瓜、西红柿等,既能补充水分,又能提供维生素等营养物质。

避免冷热交替刺激
从炎热的室外进入室内时,不要马上开空调吹冷风。特别是出了一身汗的时候,此时皮肤的毛孔为了散热处于张开状态,突然接触冷风毛孔来不及收缩,容易引起鼻塞、流鼻涕、打喷嚏等症状。最好先“冷却”几分钟,用毛巾擦干汗水,等皮肤的温度下降之后,再打开空调。同理,从空调房外出时,也不要立刻进入高温环境,给身体一个适应温度变化的过程,减少因冷热交替对身体造成的刺激。
适当活动身体
如果长时间在空调环境中工作,不要一直久坐不动,要不时站起身活动活动,以增进末梢血液循环。久坐不动会使身体的血液循环减缓,尤其是四肢的血液循环容易受到影响,适当活动可以避免腿部肿胀、麻木等问题,还能缓解身体的疲劳,提高工作效率。
(9863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