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扛起新使命 谱写新篇章”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二场)——“数字赋能·体制创新 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创新实践”新闻发布会,邀请相关部门作情况介绍,并回答媒体记者提问。



新闻发布会现场。罗盛杰 摄


发布人


肖庆华 市城市治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市城市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


陈 芃 市公安局交巡警总队总队长


殷 洁 市司法局党委委员、副局长


金 伟 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胡军国 市大数据发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曾 伟 江北区委常委、区政府常务副区长,区政府新闻发言人


市城市治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市城市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肖庆华介绍,去年以来,市委市政府突出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导向,勇闯“无人区”、敢啃“硬骨头”,以数字化变革为引领,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抓手,城市治理从“碎片化”转变为“一体化”,涌现出了一批实践创新经验。


现场,肖庆华介绍了前期全市上下积极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的“实践清单”。


一年来,重庆深化体制机制变革,激发探索创新活力。成立了书记、市长任“双主任”的城市治理委员会,设立首席数字官、组建专家委员会,从立法、规划、标准、改革等多个维度,构建起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领导体制和推进机制。


当前,国家发改委明确“支持重庆探索‘大综合一体化’城市综合治理体制机制”,住建部将重庆市“城市管理统筹协调”经验纳入首批全国推广案例。多个国家部委将全国性试点放在重庆,比如,司法部授予重庆超大城市“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试点,国家数据局授予重庆数字中国建设综合试点等,全市上下掀起城市治理改革创新的热潮。


图源:视觉中国


乘“数”而上

建设首批50余个场景智能体


搭建起市域一体、三级贯通的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IRS),将原来分散在部门、区县的应用系统、应用组件、数据、云网等数字资源综合集成,数据共享满足率达95%。


布设在路灯、垃圾桶、跨江大桥、信号灯等设施上的前端感知设备,犹如城市治理的一根根“神经末梢”,时刻感知城市跳动的脉搏。


提速推进“疆算入渝”,建成重庆(新疆)算力基地,为全面布局AI底座夯实基础。


积极探索开发城市治理大模型,建设“三情”监测处置、城市供水运行智管、根治欠薪等首批50余个场景智能体,数据赋能政务类应用300余个,数字已全面融入城市治理肌理,为城市治理注入了新的活力。


城市供水爆管监测智能体,它可以通过感知设备适时感知管网压力动态,有问题后将触发预警,并自动分析形成涵盖停水影响范围、预计维修时长、就近应急物资仓库等系列处置方案,自发推送至供水主管部门进行研判分析,极大提升供水爆管应急处置能力。

破解“大城市病”

“一点一策”进行“小微手术”


加快完善城市快速路网结构,推动225公里在建轨道线路建设,全力推动科学城隧道等21项重大路桥隧项目建设,贯通城市交通“大动脉”,续建主次支路网项目122个,加密城市交通“毛细血管”。


针对商圈景点、学校医院周边等人流量大、改造空间窄、施工组织难的点位,采取“一点一策”方式进行“小微手术”,实现立竿见影治堵促行的效果。


图源:视觉中国

通过强化交通秩序管控,缓解“网红景点”轨道李子坝站堵乱问题;

通过设置共享转换车道,缓解“城市中心区域”小什字拥堵问题;

通过拆除局部绿化带、拓宽辅道改善“交通主干线”星光大道的拥堵状况。

目前中心城区已完成30个“投入小、见效快”的堵点乱点整治项目。


深化行政执法一体化改革

变“各行其是”为“集中统筹”


持续深化“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制定出台《重庆市中心城区行政执法一体化指挥调度规则》,由市司法局、市城市管理局共同牵头,在中心城区实现跨区域、跨部门、跨层级行政执法一体化指挥调度。目前有关部门正在开展“出租车与火锅店联合拉客”乱象执法演练,为更大规模的行政执法一体化调度创设模板。


一季度,还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和投诉重点,在江北区落地“夜市监管”、高新区落地“城市噪音污染”、渝中和沙坪坝落地“旅游景区”3个综合行政执法场景,群众对行政执法满意率有明显提升。


关注城市“里子”工程

给地下管网装上“透视眼”


地下管网错综复杂、隐蔽性强、权属众多,是“九龙治水”的重灾区。建成“数字管线”重大应用,全面归集中心城区燃气、供水、排水、油气长输四类管线6.2万公里数据,让隐蔽的地下管线清晰的显现在屏幕上,推动地下管线从“黑箱”变“白箱”,切实破解管线第三方破坏频发、带病运行、事故处置率低、道路反复开挖引起“马路拉链”、道路塌陷等城市治理难题,管线风险事故处置率提升90%以上,挖损事故发生率下降约70%,实战效果显著。


保障城市运行安全

守护群众“头顶脚下”安全


聚焦影响城市安全的重点行业、重点场所和市政道路、桥梁隧道、地下管网等重点设施,提速推进安全韧性城市建设。


迭代“韧性安全城市治理一张图”,实现33万个风险点全落图、1400万个感知设备全接入、1126类风险隐患信息全提示,共同建设安心又安全的超大城市。


紧盯群众身边的安全隐患,排除广告牌、高楼消防安全等隐患,治理城市道路、桥梁隧道、窨井盖、地下管网病害,全力守护群众“头顶脚下”的安全


近期,将发布《建立健全城市治理群众参与机制的工作方案》,开展群众参评团活动,培育城市文明推广大使、市民纠错官、城市观察员,让市民朋友们能够有效便捷地参与到城市治理中来。

来源:重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