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7时30分,迎宾大道与解放路交口车流如织。身着荧光绿制服的交警娴熟地指挥交通,新施划的待行区标线清晰醒目,车辆有序通行,以往早高峰的“肠梗阻”现象消失不见——这是沧州市实施中心城区交通畅行提升工程带来的变化。

今年以来,沧州市将中心城区交通畅行提升工程列为2025年十大民生实事项目,市委、市政府高位推动,公安、财政、城管等多部门联动攻坚,围绕交通优化、违法整治、科技赋能三大领域,多措并举、深入推进,全力打造安全、文明、有序、畅通的交通环境。

“现在早晚高峰都能看到交警,学校门口还有护学岗,出行安心多了!”在御河路迎宾小学门口,家长张东感慨道。据了解,自2月2日起,沧州市公安交警全员上路面,每天出动警力775人次,在60处主要路口、73处重要路段执行早晚高峰勤务,在25个重点路口安排警力指挥疏导交通,在48个中小学校部署“护学岗”勤务,在重要点位部署74处平峰执勤点,节假日在商超、医院、客运站等37处重点部位部署专门警力疏导管控,有效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今年,市公安交管部门在开元大道与解放路交口等5个路口新增了借道左转,全面提升通行能力。不仅如此,早晚高峰时段,在道路条件比较好的路口,在交警的指挥疏导下,左转车辆可以借对向多条车道通行。8时30分,在迎宾大道与黄河路交口,记者发现,左转车道由原本的3条变成了5条,一个绿灯左转过车量增加了60%。

为进一步提高城市道路交通品质,营造与城市更新相融合的道路交通环境,市公安交管部门对主城区15条主次干道标线进行了更新,同时对交通设施动“小手术”,对光荣路、福馨北路、福馨南路恢复双向通行,在御河路与朝阳街交口等7处易堵点进行车道瘦身、掉头区前置,在署西街、浮阳大道部分路段新增中心护栏,在沧州市中心医院脑科院区等5个易堵路口优化信号配时。此外,针对部分路口空间不足影响通行问题,会同城管部门对4个路口6处绿化带点位实施切削。

为规范道路交通秩序,市公安交管部门建立了交通设施动态运维保障机制,排查整改隐患110处,规范56所中小学、幼儿园交通设施,设置标牌232块、学校行人过街22处、禁停网格19处。

与此同时,针对交通违法问题,市公安交管部门对酒醉驾常态整治“一日不落”,每周开展不少于2次头盔佩戴整治行动,利用50辆铁骑高频次巡逻抓拍违停车辆,今年以来累计查处中心城区酒醉驾136起,骑乘电动车不戴头盔6562起,车辆违停10.48万起。针对商圈、学校周边违停引发拥堵问题,在中心医院、信誉楼、十七中加装5处固定式违停抓拍设备。自3月17日起开展了工程车交通违法专项整治,截至目前,共出动警力5400余人次,查处违法工程运输车辆351辆。

今年,市公安交管部门实现了交通管理的“空地联动、科技赋能”。结合实际需求,在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中引入无人机,推动交通路况监测、交通事件处置、交通违法查处、交通隐患排查、涉路施工监管等5大类交通管理场景的深度应用。

市公安交管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化畅行工程,以更精细的管理护航百姓出行路,为城市文明再添亮色。

(来源:沧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