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了一个月的网络爆料、双方证据交锋、舆论场争夺之后,金秀贤丑闻事件最终从舆论战走向了法律战。4月15日,金秀贤工作室方面发布了长篇立场声明,称 “最近针对本公司旗下艺人金秀贤先生的恶意帖子和评论、虚假事实等在网络上被肆意发布及扩散,尤其是毫无根据的猜测性文章以及未经事实确认的主张被持续且反复发布,使大众产生了错误认知,损害了艺人的名誉。”还称“在网络社区和社交平台上泛滥的恶意诋毁、传播虚假事实、人身攻击、性骚扰等,都是绝不能轻视的犯罪行为”。工作室方面透露“本公司以粉丝们的积极举报以及自身的监测为依据,于 14 日以涉嫌违反《信息通信网法》中的名誉毁损罪以及《刑法》中的侮辱罪向侦查机关提交了诉状。”

这是继金秀贤在记者会后宣布以传播虚假事实损害名誉对金赛纶的家属、损害其名誉的姨妈以及 “横竖研究所” 的运营者提起诉讼后的又一诉讼,当前金秀贤工作室方态度颇为强硬,表示“利用匿名身份制造假新闻,并制作导致网络欺凌的视频及短视频的‘网络跟踪狂’的行为也很严重。” 还称 “最近网络跟踪狂的身份已经曝光并正在采取法律措施,我们也会与海外的法律代理人合作,对其他海外平台采取强硬措施,对于此类损害艺人名誉的恶意帖子,将继续追加诉讼,今后对于明确的犯罪行为,也会通过强有力的法律措施,尽最大努力保护艺人的权利。”

对于金秀贤工作室的立场声明,国内网友的态度也呈现两极分化,一方面仍有相当数量的金秀贤支持者对其表示了支持,认可金秀贤方的主张的与金赛纶的交往情况,并认为网络假新闻及对金秀贤的指责已构成了网暴。另一方面,认为金秀贤工作室“脸皮很厚”的网友也不在少数,对金秀贤的行为持有强烈反感的网友完全不认可金秀贤方面的主张。

这起已经缠缠绵绵一个月还没有大结局的丑闻事件堪称是近些年来韩国娱乐圈最具有代表性的道德与法律的双重危机,让整起事件变得迷雾重重、复杂难明的不仅仅是双方接连不断的爆料、攻讦,这起丑闻事件已远超一般明星娱乐八卦的讨论范畴,是韩国娱乐产业结构性矛盾的一次集中性爆发。一方面,金秀贤个人面临大众审判和公众信任崩塌的危机,从是否存在未成年交往的道德、法律双重拷问到债务纠纷责任划分再到记者会的痛哭流涕到底是真情流露还是惺惺作态,其一言一行及过往种种细节都被放在了聚光灯下审视。另一方面,韩国娱乐产业资本的残酷剥削性同样成为了热议的话题,金赛纶的人生轨迹与多位童星出身年少成名最终自杀早逝的韩国艺人的相似性引发了公众对韩国娱乐产业资本剥削年轻艺人的批判之声。在金秀贤丑闻事件曝光后,多个品牌与他解约,但引发最多关注的高投资剧集《山寨人生》依旧在观望,评估最终发行计划,金秀贤的种种举动也被解读为是为了不让《山寨人生》发行计划流产,娱乐产业资本对艺人的道德瑕疵能够容忍到什么程度,如今也是摆上了桌面被网民讨论的问题。在双方的口水战中,逝者的隐私成为双方舆论战的筹码,大量金赛纶生前未曾曝光的隐私生活被公之于众,这是追求正义的必经之路又或是消费死者为生者博利,同样是一个难解的伦理困境。

道德失范、法律与伦理的模糊边界、娱乐产业资本对弱势艺人的残酷剥削等等问题在这一起事件中集中爆发,当前警方已经受理了相关案件,是非对错有待司法部门的厘清,在金秀贤“男神”形象崩塌留下一地鸡毛之外,韩国娱乐产业的弊病及行业规则能否有所改变更值得人们关注。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沈昭

校对 王丽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