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褝松龄在《代王次公与颜山赵启》中道:“月老翻书,幸赤绳之系足;天孙隔渡,赖乌鹊之填桥。”

喜鹊,顾名思义,就是“报喜”,寓意好的意思。在农历七月七日这天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平时来“报喜”的喜鹊不见了,或者说变少了,不过过了几天后,他们都又飞了回来。可是他们身上羽毛却是变秃了,就像是被人剪短了一般,所以大家就会美好的相信,这些喜鹊们在没出现的几天里是帮助牛郎和织女搭鹊桥去了。

在晴朗的夏秋之夜,繁星闪耀,一道白茫茫的银河横贯南北,银河的两岸,各有一颗闪亮的星星,遥遥相对,这就是由牛郎和织女而得名的牵牛星和织女星。

到了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夜晚,他们就会踏着鹊桥前来相会,这就是七夕节。这传统节日,是我国的一个最具浪漫色彩的节日,也是过去年轻的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

人间有路桥,天上有鹊桥,人们搭木造桥是为了方便通行,天上的鹊桥是为牛郎织女相会,但是天上地下这么多的鸟,为何古人偏偏选择用喜鹊来搭桥?

那是因为喜鹊的名字里面有喜字,兼之它的名字在这么多年间,也都没有变过。再加上喜鹊的叫声动听悦耳,并且是吃害虫的益鸟,通有灵性,所以自古以来,大家都自然的喜欢把美好的爱情与喜鹊联系在一起。

而且,喜鹊和乌鸦都属于鸦科,但不同的是,乌鸦喜欢群居在一起,而喜鹊却完全不是。喜鹊一般都是两只两只的搭在一起生活,并且它们会很多年都在一起,到了冬天才会大家聚在一起,就像是在聊聊生活,交流搭桥心得一样,所以喜鹊就象征着大家对美好爱情的一种向往。

当然了,这只是人们的一种美好愿望,喜鹊怎会飞到九天之上的银河里,去热心的为牛郎织女搭桥呢。其实,人们在七夕的那几天观察到的喜鹊变少,只是心理上的变化,是一种心理错觉。喜鹊变少是因为喜鹊的叫声变小了,这和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没任何关系。

在七夕的这两天里正是立秋之后,天气慢慢是越来越冷,而喜鹊是一种生活在当地的鸟禽,为了保暖迎合过冬,它就要换羽毛。换羽毛时的喜鹊正是身体虚弱的时候,为了保存体力,就会减少出外飞行的活动。因此,我们在七夕的前后就会见到很少的喜鹊。

但是,我们还是更喜欢相信喜鹊在这一天是上天为牛郎织女搭桥相会去了。天上人间都是一个美好的空间,路上的桥梁方便了人们的出行,我们也是同样怀着美好的愿望,牛郎织女踏着鹊桥欢喜的相会。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

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

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

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长久时,

又岂在朝朝暮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