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在自然月结束的30天内支付劳动者的工资。如果超过这个期限,即构成拖欠工资。

具体而言,如果用人单位未能在自然月结束后的30天内支付工资,那么从第31天起,就视为拖欠工资。如果用人单位超过一个月仍未支付工资,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支付拖欠的工资,并可能要求支付相应的逾期利息。

此外,如果用人单位因生产经营困难或资金周转问题暂时无法按时支付工资,应当与本单位工会协商一致,并在一个月内支付劳动者工资。延期支付工资的时间应当告知全体劳动者,并报主管部门备案。

因此, 兼职工资拖欠超过30天即构成违法行为。劳动者在遇到拖欠工资的情况时,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