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买的小青柑又苦又涩?”
“小青柑是‘茶叶三废’!”
这些评价都是一些茶友的切身体会
还有的是某些砖家在网络上的宣传。
今天我们不吹不黑
从4个主要的争议点入手
客观地来谈谈小青柑到底是不是智商税;
并教大家辨别好坏
入手真正好的小青柑。
1
“小青柑跟陈皮根本没关系!”
首先明确一点:大红柑普洱茶(亦称陈皮普洱茶)和小青柑普洱茶均属于柑普茶的范畴。
它们最主要的区别在于:
大红柑是每年立冬至冬至前后采收的已成熟的新会柑果;


而小青柑是7-8月间所采的生理未成熟时的新会柑果。
相对而言
由于小青柑的柑果产量比大红柑少
它的价格往往也会高于大红柑的价格。
大红柑的出现早于小青柑。
新会隶属广东江门
素有“陈皮之乡”的称号。
早在几十年前,广东的茶楼便有以大红柑为原料的陈皮普洱售卖,颇有市场;
而小青柑是自2015年才火起来的。
2
“残次的小青柑+品质差的熟普?”
市场混乱、资本炒作与商业竞争,让人们人云亦云,将小青柑一棍子打死。
正宗的优质小青柑柑普茶选用的是广东新会核心产区的小青柑,
将果肉挖去、整皮晒干
然后再填入茶质优秀、工艺良好、有一定陈化时间的云南宫廷普洱熟茶
使得茶和陈皮的味道完美融合、转化以后,才制作出来的。

然而随着小青柑的火爆,目前小青柑熟普的质量参差不齐:
大家在购买时,有很大可能买到广西桔、福建桔等假冒新会的小青柑;
并且有很多工厂会用原料粗糙的、二三十元一公斤的普洱熟茶毛料
加上农药化肥含量较大的小青柑,产出所谓的小青柑柑普茶。
这些茶品不仅口感不佳
尝起来苦、涩、酸强烈
而且会危害到人体的健康。
所以大家在选择时,一定要擦亮眼睛。
3
“混了杂味的茶怎么可能好喝?”
中国人喝茶向来喜欢单一味道,因此新会柑普茶也是近些年才推广开的。
其实,正是由于由于小青柑独特讨巧的外形
加上出色的滋味口感
它才能被茶友们亲切地戏称为“小心肝”、“掌上明珠”。
地地道道的小青柑熟普茶质纯净
完美融合了馥郁的新会果香和普洱茶的味道;
冲泡以后汤感细腻醇厚,风格清新,爽适有甜感,饮后生津回甘。

此外,优质小青柑熟普一颗可以泡一整天
非常耐泡!
4
“小青柑容易霉变,根本不能喝”
抛开市面上的劣质小青柑不谈
正宗的小青柑也会有霉变现象
不过多是由于存放不当引起的。
一般情况下,把用棉纸包好的小青柑
放置在干净的铁罐子内,盖好盖子
放在阴凉、通风的茶室、书房等地方即可。
但是,有白霜的小青柑,即“柑有结晶”,
则是小青柑的一种良好的状态
可以正常饮用。
这种情况是正常的!

白霜的形成是由于柑橘幼果含有较为丰富的萜烯类挥发油
在相对低温烘制或日晒过程中,
油室中保留的一部分挥发油
(主要成分为柠檬烯)
而由于柠檬烯易挥发,若在密闭环境条件下经过长时间的储藏
这些物质缓慢析出至柑皮表面并氧化为白色物质,从而形成了“白霜”。
5
香果配甜茶 谓之“茶宝”
柑柑好的新会小青柑普洱是经过千人品鉴认定的好茶!
其魅力之处在于,它完美避开了上述几个坑
在小青柑和熟茶的选料、制作工艺、口感乃至包装上都有着优秀的表现。
柑好·好血统才叫传承
小青柑是选自广东新会核心产区的水田柑
这里土质肥沃,地下水位高
动植物多样性丰富。
正是这样的好生态才养就了根系纵深、
柑果内质丰富的大树柑。


选用的鲜柑柑皮厚仅1.5mm左右
所含柑油量高,挥发油物质更加丰富。
悠悠奶香,香浓味足
不涩不酸,口感温润适中
可谓柑普茶选料的极佳选择。
茶好·甄选好料&传承好工艺

好工艺配好茶,才是真的好喝。
取用基地附近的天然地下泉发酵茶叶
以此甘甜水养出来的茶
甜度直接提升10%以上!
除此之外,熟茶一如既往采用90天轻精熟慢发酵工艺
让熟茶醇香得到了更好地发挥。

由此看来,小青柑成为“网红”
确实有它的实力在的。
关键在于我们能鉴别出好的新会小青柑
和它里面品质足够优秀的宫廷熟茶。
一颗一泡,还十分耐泡
口感清甜而醇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