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王超

通讯员:赵明镜、唐彬

凌晨2时的巡逻车里,李方晓的右肩隐隐作痛。绷带下,是未愈的锁骨骨折手术伤口。这个本可在家休养的“病号”,不顾大队《强制休息令》,硬是带着固定钢板返岗。“大队就这几个人,这时候我不能缺席。”30日6时起,随县大队副大队长李方晓就已出现在路面。清晨的许广高速随县段,薄雾尚未散尽,零星车辆划过柏油路面,真正的车流高峰仍在蓄势——这恰是民警最珍视的备战窗口期。

“导流方案要细化到每个转角,不能因准备不足引发拥堵。”在封江服务区,他仔细检查交通引导标识和隔离设施布设情况,不放过每个细节。

10时,李方晓来到施救公司,再次确认分段布警、联勤联动情况。作为“15分钟快反圈”的重要环节,他反复叮嘱施救人员:“咱们快一秒,群众的安全就多一分。”

正午时分的均川服务区,一辆抛锚半挂车让李方晓停下脚步。“警官,我能不能给你拍个视频?”原来这辆故障车是新车,还在保修期,他们等待厂家来人维修已近10小时。当驾驶人请求拍摄“交警催修”视频时,李方晓欣然应允,“可以,能让您早回家就好。”

暮色初临,随县收费站排起百米车龙。李方晓穿梭在车流中疏导,警服后背早已汗透。面对剐蹭事故,他5分钟完成定责,却花了10分钟给驾驶员上“安全课”:“争抢这几分钟,耽误的可能是整个假期。”夜色渐深,事故快处点的灯光始终明亮,兑现着“简易事故当场结、夜间处置不过夜”的承诺。

从晨光熹微到星垂平野,十二时辰的坚守里,李方晓用300公里巡查、10余起快处事故、5次应急调度,在107公里管段织就平安网。

在随县大队,这样的故事并不鲜见:曾不动声色智擒3名持枪匪徒解救被绑少女的黄佳,从一个旧奶瓶识破婴儿拐卖团伙的李宝红、还有在车辆夹层中查获特大贩毒案的老王……这个拥有三名二等功臣、一个全国“五一”劳动模范的集体,把惊心动魄的勋章藏在心底,将凌晨两点的星光织进巡逻日志的页脚。

当问及坚守的意义,李方晓望着远方泛白的天际线:“我们大队的传统就是要关键时候顶得上,就像老王说的,勋章不是挂在墙上,是要刻在车轮滚过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