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杭州5月5日电(记者许舜达)这个“五一”假期,浙江省舟山市定海区新建村迎来了一波波游客:油菜花田化身“五色花海”引人驻足,射箭馆和卡丁车乐园里年轻人络绎不绝,35幢民房外墙上百余幅海洋风情壁画成为拍照打卡点……昔日默默无闻的海岛小村,如今呈现一派生机勃勃景象。

“听到游客说‘这里的空气是甜的’,我心里比吃了蜜还甜。”新建村党总支书记余金红感慨道。然而10多年前,这里却是另一番景象:土路泥泞不堪,垃圾随意堆放,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村里只剩老人与孩童留守。

转机始于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实施,新建村从此开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通过发动村民们参与到硬化村道、清理垃圾、拆除养猪场、迁移露天粪缸等工作,村里原本随处可见的垃圾不见了,蜿蜒的水泥硬化路延伸到每家每户。

同时,村里还将零散土地集中流转,规模化种植油菜花,打造出四季轮换的田园景观;邀请艺术家与村民共同创作,让斑驳的老墙“活”起来——渔船扬帆、鱼跃浪尖、节庆民俗等渔民画跃然墙面;引入文创基地、非遗工坊,开发艺术写生、剪纸体验等文旅项目……

“通过建设美丽乡村发展美丽经济,村民逐渐意识到环境好了,‘钱景’也跟着来了!”在余金红看来,发展的逻辑理顺了,小村子谋求进步的底气才能越来越足。2024年,新建村累计接待游客逾70万人次,村民人均年收入达5.3万元。

美丽乡村建设不仅富了村民的口袋,更富了大家的“脑袋”。2015年,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张高俊将工作室迁至新建村,免费开设渔民画、剪纸培训班。“起初村民害羞不敢学,现在抢着报名,周末课堂场场爆满。”张高俊说。

10年间,数千人次参与培训,数百位村民成为“乡土艺术家”,其作品以质朴的渔家风情受到游客欢迎。单幅画作售价少则几百元,多则几千元,既增加了村民收入,也让他们收获了满满的文化自信。

“一村富不算富,大家一起富才是真的富。”余金红透露,目前新建村正联合周边龙潭村、青龙村等5个村庄组建“共富联盟”,计划通过资源整合、产业联动,到2027年实现6个村村均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增长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