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从安徽金融监管局获悉,“贷投批量联动”将向全省16个市扩围,各市可制定本地化、差异化的“贷投批量联动”运作模式和工作方案,为科创企业成长提供贷投双轮驱动金融服务,推动创业投资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为有效缓解科创企业融资难,我省探索开展“贷投批量联动”试点,起初仅在合肥高新区试点,随后推向全省6市(8区),此次再次扩围,推向全省16个市。与试点期间科创企业线下推送不同,“贷投批量联动”升级版将依托全国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安徽)设立的主题板块和线上数据库,与省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服务平台、全国创业投资项目对接平台等互联互通,全方位汇集科创企业的基础信用、全流程经营和多元融资信息,在线筛选出已投拟投科创企业“白名单”,进一步扩大了省市县三级科创企业服务覆盖面。

省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贷投批量联动”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新兴产业的重要支撑,“将充分发挥全国融资信用服务平台(安徽)的作用,遴选形成科技型‘白名单’企业和项目,构建统一的科技产业融资项目归集、共享、监测数据库,支持金融机构以机制创新和数据赋能为核心,加快形成‘批量对接、高效联动’服务模式”。

据悉,我省将鼓励商业银行、科创企业、创投机构探索长期合作金融服务模式,用企业未来的成长价值抵消眼前面临的信贷风险,合理适用“先投后贷”“先贷后投”“边贷边投”等不同联动模式。同时,鼓励五家大型商业银行与金融资产投资公司(AIC)加强联动合作,共享企业资源,推动AIC设立的股权投资基金,通过“贷投批量联动”模式,投向全省科创企业,探索实现“银行系资金+创投基金+银行信贷”三轮资金方共同发力的有效路径。鼓励银行机构充分考虑贷投批量联动长周期服务特性,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和整体考核评价方案,完善尽职免责机制,畅通“贷投批量业务”授信尽职免责申诉通道,推动金融机构“敢贷、愿贷、能贷”。

安徽金融监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推广“贷投批量联动”服务模式,在全省范围内构建“政府引导、市场主导、贷投联动、风险共担”的科创金融服务生态,为全省科创企业、科技民营企业,特别是早期小微企业提供信用融资,推动金融资源精准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来源:安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