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四月,春和景明,湘中大地涌动文旅消费热潮。清明假期,娄底以3天接待游客119.94万人次、旅游总花费同比激增145.55%的成绩,成为春日文旅市场的亮眼存在。这波文旅热潮,似一场精心筹备的春日之约,是红色基因与绿水青山的深情相拥,是传统节日与现代消费的创新对话,为文旅融合发展写下生动注脚。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娄底将红色基因融入绿水青山的肌理。当青春学子徒步市烈士陵园祭奠英烈,当双峰县将蔡和森红色精品思政课打造成资政育人的生动教材,当200余名师生、工人代表在冷水江市锡矿山烈士纪念碑前以庄严仪式缅怀英烈,红色文化不再是纪念馆里的静态陈列,而是融入山水风光的动态体验。

“春日经济”潜力无限,娄底将乡村游精心打造成激活县域经济的“金钥匙”。紫鹊界梯田的“镜面奇观”串联起古老的农耕文化,大熊山杜鹃花海辉映着神秘的蚩尤文化,锁石镇油菜花海变身“流动的经济舞台”,古塘乡的梨花节将千亩梨园打造成“文化展厅”……数据显示,14个乡村旅游区接待量和收入增速均高于全市景区平均值,“以节促旅、以旅兴农”的良性循环颇有成效。

“沉浸式体验”蕴藏流量密码,娄底积极探索,不断解锁业态创新新场景。红火的夜间经济,吸引外地游客慕名而来打卡体验;马拉松赛事串联红色景点与万亩花海,让参赛者在运动中感受自然与历史的交融;溶洞探秘搭配新化美食,打造“味觉+视觉”双重记忆……这些新业态的背后,是娄底对“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深刻诠释。当非遗手作走进花前月下,当红色故事融入赛事解说,文旅融合所散发的独特魅力,在游客沉浸式的体验中,悄然沁入心扉。

娄底的春日文旅热潮并非偶然爆发,而是主动拥抱时代的必然结果。文旅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从来不是简单的资源堆砌,而是对“人”的需求的深度洞察。做好文旅融合大文章,既要深挖本土文化“富矿”,也要拥抱时代潮流“活水”,如此,方能让每一处风景都成为文化的载体,让每一次体验都成为情感的联结。娄底的实践,为区域文旅发展交出了一份高分答卷。唯有让文化可触摸、让体验有温度、让发展惠民生,在融合中创新、在创新中奔跑,方能在时代赛道上跑出令人瞩目的加速度。(娄底日报全媒体记者 胡龙)

一审:王星 二审:罗江 三审:刘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