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以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等为代表的新就业群体,就业人数越来越庞大,已经成为城市运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来自五湖四海的他们,也渴望更好地融入苏州这座城市,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人生。

他们面临哪些烦恼?在安家落户、职业成长等方面有什么期待?近日,记者跟踪采访了3位来自新业态领域的00后小哥,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小确幸,从他们的工作生活中一探新业态劳动者的“苏州梦”。

仓管小哥崔金宇:

希望早日在苏州安家

“滴!”上午10点半,记者在叮咚买菜三香站见到了正拿着分拣枪有序核对商品生产日期的崔金宇。出生于2004年的崔金宇来自宿迁,职校毕业后来到苏州,之前曾在服装厂工作过一年。2022年,他在朋友的介绍下进入叮咚买菜,做过配送小哥,如今是站点的一名仓管。

每天早上,崔金宇骑电动自行车从家里出发前往站点。半小时后准时到达站点,他开始紧锣密鼓地理货、上货。“由于蔬果的保鲜期较短,所以每天要最先查验当天到货货品的品质,确保送达市民的商品新鲜。”崔金宇说,站点忙碌的时候,他还要去水产间帮忙挑鱼、杀鱼或者去分拣台分拣订单。刚开始因为害怕不敢杀鱼,师傅教了他一个把鱼当作西瓜的“小秘诀”后,慢慢就敢上手操刀,现在已经轻松拿捏。

崔金宇在货架前核验生产日期。苏报融媒记者 钱茹冰/摄

作为一名仓管小哥,崔金宇如今已经熟练掌握业务流程、高效完成日常工作。“现在我的工作时间是上午9点半到晚上7点半,月收入平均7000元左右。”他坦言“累但值得”。下一步他的计划是扎根苏州、攒钱购房,让生活更稳定。

但在朝着梦想努力拼搏的路上,由于仓管工作范围的局限性,崔金宇很少有时间和机会“走出去”拓宽社交渠道。他的一个心愿,就是希望多一些平台和机会去认识志同道合的新朋友。

快递小哥马双义:

渴望提升技能学历

来自徐州的马双义上个月刚过完自己的19岁生日。去年10月,马双义来到顺丰速运姑苏区竹辉路店,开启了自己的快递小哥之路。为了方便工作,他把房子租在了离站点骑车5分钟可达的范围。

每天早上7点,马双义到达站点开始一天的工作。他会先用大概50分钟把自己负责的养蚕里社区居民的快递包裹进行分拣,然后装车出发派件。“虽然我只负责1个社区,但是这里的居民超3000户,快递量大,每天平均要跑5趟才能装完。”

马双义在站点将快递装车。苏报融媒记者 钱茹冰/摄

成为一名快递小哥近半年,尽管每月到手收入还可以,但马双义觉得还得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很多人都说,学历和技能一般的新人想快速融入一座新城市,快递和外卖行业是最好的过渡性选择。”马双义说,“我更喜欢有挑战和创新性的工作,而且我还年轻,还是想不断学习,抓住机会提升学历和技能,充分利用好宝贵的青春时光。”

下班的时候,他喜欢学习和阅读,也会主动关注前沿技术发展,最近他尤其关注电商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如果有机会,我非常想学习英语和电商直播领域的相关知识与技能。”马双义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找到一份真正热爱且能实现自我价值的工作。

外卖小哥郑斌:

期待对骑手更友好

25岁的郑斌来自云南普洱市,稍显黝黑的皮肤和淳朴的笑容是他给记者留下的第一印象。郑斌告诉记者,这是他来到苏州工作的第一个月。

今年3月,郑斌从云南老家来到苏州,开始从事外卖送餐工作。“我基本每天上午10点半开始送餐,平均每天要送40单,最多一天送了60单。”郑斌拿出手机给记者展示骑手后台界面,目前他是五星钻石等级,在站内排行第27名,在新人骑手中属于佼佼者。他说:“手机应用还可以一键搜索附近的换电站、骑手餐厅等地点,平台送餐地图也十分明确清晰,对新手来说,上手还是很方便的。”

郑斌点开骑手餐厅列表,餐厅名称、位置、优惠餐品等信息一目了然。这些餐厅都可以为骑手们提供专属优惠套餐,10元左右的价格让小哥们吃饱更暖心。郑斌说,作为一名新的骑手,期待社会对这个群体更加友好,自己也将继续努力工作,为顾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新闻链接:

关爱新业态劳动者,苏州正在行动

3位00后小哥的故事,折射出新业态青年劳动者对生活品质、职业发展等方面的追求。他们不仅是城市的“毛细血管”,更是民生保障的重要一环。他们的“苏州梦”也不再局限于安家落户,更包含对职业价值与社会认同的深层期许。

市总工会相关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去年,全市各级工会干部广泛开展了“百日万名青年职工大访谈”工作,深入快递网点、外卖站点、车站、商圈、小区、物流园,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面对面交流,进一步了解掌握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情况。同时实施“小哥暖心”实事工程,全年为1万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免费体检,为2万名货车司机购买职工团体互助医疗保障,为3万名新业态劳动者提供工伤补充保障。

截至目前,全市范围内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会员达到近8万名。苏州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行业工联会主席姜浒表示,今年全市工会将实施“苏工聚新”“苏工暖新”“苏工优新”三大行动,协同工会职能部门积极拓展新业态领域建会入会新增长点,以更多扎实有力的举措帮助更多新业态青年就业苏州、爱上苏州、扎根苏州。

(苏报融媒记者 钱茹冰/文)

编辑:钱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