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四川日报
-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婷 雅安观察 张超 廖诗雪
4月2日,记者从雅安市人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雅安医院)获悉,该院减重代谢外科门诊正式开诊两周,已迎来了8名就诊者。
该门诊与医院的内分泌科、临床营养科的体重管理门诊,从不同角度满足就诊者的减重需求,被不少患者称为“减重门诊”。
今年以来,“体重管理”频频成为公共卫生热点。2024年,《雅安市“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制定,开展“健康体重”专项行动等,持续构建护航群众健康的屏障。
多学科协作,主打“科学减重”
“现在不少年轻人爱吃油炸食物、高糖奶茶等,所以减重群体有年轻化的趋势。”该院内分泌科医生倪琼玉介绍,最近就诊的患者里,有人不到40岁就患上糖尿病。
门诊减重,重在“科学”。倪琼玉解释,医生需要从内分泌的专业角度,开处方时既要考虑患者身体的禁忌,也要叮嘱他们规避不良饮食和生活习惯。如果患者坚持不了,医生还要定期回访家人,此时的科学减重,其实是在助力慢病治疗。
与此同时,医生还需对不合理的减重需求及时“纠偏”。该院营养科主治医师杨远潇回忆,有的就诊者BMI(体重指数,小于18属于偏瘦)不到18,还要求减重;有的就诊者要求1个月减10斤……“这些都不利于身体健康。”她介绍,医生会对就诊者进行膳食调查,分析人体成分,根据其生活习惯提供个性化的饮食建议和食谱。
极端个案下,部分患者需要进行代谢减重手术。该院减重代谢外科门诊副主任医师冯树森每周四坐诊,其中一项重要工作便是对患者进行手术评估,看是否需要通过改变消化道结构,减少食物摄入和吸收,达到减重和改善代谢的目的。
不止如此。近日,雅安市中医医院也开启了体重管理门诊,主要通过中药、针灸、耳穴刮痧等治疗方式,达到健脾除湿、疏肝理气的作用。去年,雅安市第二人民医院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璧山医院合作,开设代谢疾病减重治疗多学科协作(MDT)门诊,患者只需要挂号一次,就能享受多位专家的联合诊疗服务。
多方面干预,构建减重体系
专业门诊只是减重的一环。雅安市卫生健康委疾控科工作人员刘倩介绍,过度肥胖涉及遗传、代谢、心理、环境等多重因素,可能增加糖尿病、脂肪肝和部分癌症等患病风险。记者梳理《雅安市“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发现,目前雅安正从多个方面探索构建城市减重体系。
锁定重点人群。雅安围绕职业人群、老人、儿童青少年等,推动“测体重、算指数、量腰围”活动走进学校、乡镇、社区、单位等。比如去年12月,雅安市卫生健康委在雅安市行政中心组织开展“健康体重 一起行动”进机关主题活动,以游园答题、知识竞猜、减重小课堂等形式,吸引600余人参加游园活动。
开展趣味活动与创新科普。为了让大家将减重知识用到生活中,雅安市举办减重比赛、常态化开展“天府健康坝坝讲”活动;以图文、视频结合的形式,在多个平台发布科普内容。截至目前,雅安已推送减重科普短信1.7万余条,分发健康宣传实物10万余份。
融合多方力量,健全慢性病运动干预体系。雅安市卫生健康委联合体育系统,探索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的运动促进健康服务“雅安经验”。比如,增强医生运动健身知识储备;培育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员7300余人、体医融合复合型人才28人;举办2024年“万步有约”健走激励大赛活动,吸引各行业职业人群约36000人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