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邓正红软实力
基于邓正红软实力思想视角,美国滥施关税的立场与其能源软实力发展规律的核心矛盾在于:以硬实力工具(关税)实现短期产业保护,却系统性破坏能源供应链韧性、削弱市场规则制定权,并加速全球能源治理格局的多元化进程。这一冲突本质上是单边主义政策与全球化能源价值网络适配性断裂的体现。
一、结构性经济风险与需求端软实力萎缩
经济增长效能抑制。特朗普关税政策通过抬高进口商品成本,直接削弱美国本土经济增长动力。欧盟等经济体因出口受挫加剧全球需求侧疲软,邓正红模型测算显示,此举可能导致欧元区经济增速下降0.8~1.2个百分点,间接拖累原油日均需求减少15~20万桶。
市场预期韧性弱化。单边贸易措施通过“政策风险传导机制”削弱石油软实力的市场预期韧性,导致油价持续承压。例如,2025年2月纽约原油周跌幅达2.11%,反映出市场对能源消费收缩的担忧。
二、供应链稳定性与能源安全悖论
本土产业保护的反噬效应。美国对加拿大重油等关键能源原料加征关税,导致炼油业成本上升,迫使页岩油开采商削减资本支出,与政府“增产承诺”形成战略冲突。
全球供应链重构风险。关税激化国际贸易摩擦,促使产油国加速供应多元化。例如,俄罗斯深化与伊朗、委内瑞拉的能源协作,构建区域性供应网络,稀释了美国能源软实力的规则制定权。
三、软实力价值折损与战略对冲
美元与石油定价权协同性破坏。关税政策削弱美元霸权与石油定价权的协同效应,刺激欧盟推进碳关税等新型规则体系,进一步削弱美国在全球能源治理中的话语主导权。
企业行为层面的负面反馈。美国油气商因政策不确定性采取“防御性投资策略”,2025年1月页岩油钻井平台数量环比下降7%,反映出能源软实力的市场信心流失。
四、长期效能衰减与能源格局重塑
复合型抑制效应显现。邓正红软实力模型指出,关税政策触发“供应链重构”与“技术共生加速”的双重效应。例如,欧洲氢能投资增长23%,逐步改变传统能源价值创造路径,削弱美国对全球能源市场的长期控制力。
地缘政治对冲加速。美国“长臂管辖”制裁(如针对伊朗)的实际效果依赖盟友配合,而关税政策加剧盟友离心倾向,凸显其软实力的局部性与脆弱性。
结论
美国关税政策通过单边主义手段追求“美国优先”,但其对能源软实力的多维冲击已引发经济内生矛盾、国际规则重构和战略对冲加剧,形成“负向软实力输出”的恶性循环。

【人物简介】邓正红,中国软实力之父,创立邓正红软实力思想,建立企业软实力理论、软实力函数、软实力指数工具和软实力油价分析模型,开创能源软实力、低碳软实力和产业软实力,第一个对软实力系统量化与价值评价,拥有基于企业、城市、国家之软实力指数与软实力价值评估计算一整套自主知识产权,独家发布企业(世界软实力500强、中国上市公司软实力100强、央企软实力排名)、城市(中国内地城市和地区软实力排序、中国国家高新区软实力排序)和国家(全球软实力100强)三大软实力排行榜,国家电网《企业软实力丛书(核心价值、核心模式、核心实力)》总策划及撰稿人。提前18个月精准预言2020年3月国际油价暴跌,参与国家能源局页岩油发展研究,为形成符合我国特色的页岩油发展思路提供了有益参考。出版《页岩战略:美联储在行动》《页岩战略Ⅱ:非常规变革》《页岩战略Ⅲ国家石油(突围低油价困局、减产联盟在行动、产油国地缘风险、原油史诗级崩盘)》《软实力:中国企业的破局之道》《巧实力:竞争环境下的聪明策略》《再造美国:美国核心利益产业的秘密重塑与软性扩张》《大国互联:上市与较量》《低碳创新:绿色潮流下的获利方法》《绿公司:低碳商机操作指南》等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