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工匠成为时代“新偶像”

嘉宾:王季

辽宁大学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

辽宁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工匠日”的设立是沈阳市委市政府坚持高质量发展、高瞻远瞩推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沈阳市在东北全面振兴背景下,以科技创新促产业升级、重塑老牌工业城市竞争力的重要保障。

以往人们对工匠人才的认识主要停留在“工匠精神”这一层面上,认为工匠精神能够提升产品质量、塑造职业责任感,而忽略了工匠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在科技创新中,工匠人才与科技人才协同创新,能有效解决科技人才缺乏实际生产经验导致科研成果难以制造成产品的问题,还能解决实验室技术因工艺不成熟无法量产的难题,推动科技创新实现从理论到应用的完整闭环,缩短从研发到市场的周期,实现技术创新从“图纸”到“实物”、从“实验室创新”到“工厂量产”这“最后一公里”的突破,为科技创新突破和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保驾护航。

“沈阳工匠日”的设立,通过专属纪念日的宣传,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工匠在科技创新与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广泛认同的社会氛围,让工匠成为时代“新偶像”,重塑工匠职业尊严,增强工匠的职业信心与自豪感。

“沈阳工匠日”的设立,可以向广大群众直观展示工匠职业在新时代的发展机遇。目前,一些企业出台的相关激励政策,已经打破学历限制,让工匠人才也能像科技人才一样参评工程师职称;在科技成果评奖中,认可工匠的参与和贡献度,给予相应的奖励;为工匠设置管理岗位晋升通道,清除工匠职业发展的“隐形天花板”,让工匠人才有机会用自己的专业度来真正参与管理与研发决策,切实提升工匠的经济与社会地位,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工匠队伍。

“沈阳工匠日”的设立,可以扭转当前学生及其家长重学历轻技能的传统观念,改变他们对职业技术院校报考意愿低的态度,促使他们主动选择适合的职业院校,为未来加入工匠队伍、成为优秀的工匠人才打好基础,有效推动沈阳市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设,为产业振兴提供可持续的人才支撑。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记者:封葑整理

编辑:王沛霆

责任编辑:王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