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 4月11日讯(记者 林剑波)“大家看,AI系统可以自动识别针脚密度……”4月11日,莆田双源鞋业生产车间里,50名制鞋工人和学生围在智能操作台旁,跟随高级技师林先高的示范,学着操作AI制鞋设备。这场由莆田市总工会指导、荔城区总工会主办的“AI 赋能莆田鞋 智启鞋都新篇章”制鞋工艺培训活动,把直播间搬进工厂,让传统制鞋匠人与前沿技术实现零距离接触。

作为全国制鞋产业重镇,莆田现有4200多家鞋企,如何让“莆田鞋”从“制造”迈向“智造”?荔城区总工会瞄准新质生产力,首次将 AI 技术与传统制鞋工艺结合,特别邀请五角心公司品牌主理人朱奎银通过直播,为全市职工详解《AI在鞋服设计领域的应用及实例分享》。在车间实训区,林先高带着学员们,针对“车中底”“入楦”两个核心工序展开教学。“老手艺讲究‘手感’,新技术靠的是‘数据感’。”他一边演示设备操作屏,一边提醒学员,“拉帮时力度要均匀,AI 系统会同步生成操作评分。大家看屏幕上的绿色曲线,保持平稳就对了。”

来自华峰集团的工人陈师傅跟着步骤操作后感叹说:“原来智能设备不是代替人工,是帮咱们把手艺‘量化’了,以后带徒弟更有标准了。”

“我们不仅要教技术,更要搭平台。”荔城区总工会负责人表示,除了50名现场学员,本次直播还吸引了来自全市多家鞋企的7.8万人次在线学习,评论区技术类提问超300余条。后续将联合职业院校推出“AI 制鞋工程师”认证课程,帮助产业工人掌握“数字新技能”。

从“一针一线”到“一屏一码”,这场充满“科技感”的培训,正是荔城工会推动传统产业升级的缩影。数据显示,荔城区总工会近三年已累计开展智能制造、电商运营等新技能培训8场。随着“AI+制鞋”的深度融合,越来越多的“莆田鞋匠”正踩着智能节拍,迈向“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的产业新赛道。

来源:福建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