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自天生,工开于人”,舞剧《天工开物》将于6月13日至14日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世纪大会堂震撼上演,5月6日11点18分全平台开票。

“现象级”舞剧掀起青年传统文化审美嬗变
陆川导演首部跨界舞剧《天工开物》自2024年7月巡演开启,连演18城45场,综合上座率超97%,累计观众超6万人,全网曝光量超过5亿,场场爆满,一票难求,成为2024-2025年度最具“现象级”意义的文化事件之一。
这部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舞剧,精准触达Z世代年轻人的审美偏好,据统计,剧场“90后”“00后”观众占比达60%,掀起了中国青年对传统文化的追捧热潮。

《天工开物》以“奇舞”唤醒“奇书”
《天工开物》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被达尔文等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作者宋应星亦被视作“中国的狄德罗”。后来,《天工开物》漂洋过海,被翻译成十几种语言,影响着世界。
这部以《天工开物》为题材的舞剧,通过舞蹈、影像和现代科技的结合,让《天工开物》这本记录古代科技与工艺的百科全书“活”了起来,观众仿佛穿越回了三百多年前,亲眼目睹了宋应星如何在乱世中隐遁著书,以书为帆,将中国智慧传播四海。
全剧以“赶考”“著书”“山河”等篇章为线索,通过舞蹈艺术重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引发了中国青年对传统文化的全新认同。《天工开物》如一把叩击文明基因的密钥,让沉睡在古籍中的先人智慧在当代青年心中迸发炽热回响。

明制美学演绎中国风骨
在剧中饰演青年宋应星的是北京舞蹈学院青年舞团演员吕科镝,他的舞蹈刚劲又具柔韧性,超强的身体控制力使得他的每个动作都潇洒飘逸。老年宋应星的扮演者马蛟龙,在网络上是坐拥百万粉丝的舞蹈博主。作为北京舞蹈学院青年舞蹈演员、教师,马蛟龙曾摘下“荷花奖”金奖,也是希腊国际舞蹈比赛金奖得主。此外,本轮演出主演阵容将迎来安一宁、臧彦杰等青年舞蹈演员。导演陆川说:“新成员的加入不仅延续了舞剧的艺术高度,更以新的视角赋予角色更深层次的生命力。”
此外,陆川导演通过舞台之美、服章之美、音乐之美、影像之美、装置之美、工匠之美、科技之美、大地之美,定义“明制美学”的舞台呈现,被誉为“文艺界的大作,舞剧界的大片”。

舞美设计方案参考大量史料,通过对明代画卷、建筑、器物、服饰、家具等资料的研究,总结出“大、巧、简”的美学特征。剧中舞美设计中“巨物”的应用、舞美装置、视觉呈现都运用了这个概念,特别是原书中123幅白描绣像的插图,是典型的明代版画特点,成为了贯穿全局的美学元素,呈现出震撼的舞台效果,整体风格兼具内敛和巧妙;服装设计参照明代中晚期的服饰特点,精巧的是,大量的农夫工匠的服装设计灵感源于“中国第一陶”江西万年出土陶器的花纹,兼具原始的生命力与行业特点;音乐创作上,采集大量劳作的原始声音素材,如打铁、抽拉风箱、稻浪、浇筑、耕作、劳动号子、织丝的声音素材,简朴又传神。

南方网、粤学习记者 朱绮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