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5月11日讯(通讯员 卢桂云 郑会琼)王芳春,主管护师,永州职院附属医院(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造口伤口专科护士。她从事ICU护理工作11年,坚持不断学习最新的护理前沿知识与技术,秉承“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勤勤恳恳,尽职尽守,护佑患者的生命健康,多次获得优秀护士、最美护士、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守护重症生命,传递温暖关怀

作为重症护理骨干,王芳春不仅精通呼吸机操作、血液净化等核心技术,更在无数次与死神的赛跑中积累了丰富的抢救经验。那是一个凌晨三点的紧急时刻,监护仪刺耳的警报声划破ICU的宁静——“血氧70%,呼吸频率45次/分!”13床呼吸衰竭患者突然出现全身发绀,胸腔如同破损的风箱剧烈起伏。王芳春瞬间冲到床前,触到患者湿冷皮肤的同时,监护仪上已经闪现出室颤的致命锯齿波。她一边迅速开放气道进行手动通气,一边紧急呼唤伙伴。当气管插管刚刚接上呼吸机,患者又突发扭转型室速,在“200焦耳,离床!”的口令中完成电除颤,这场持续40分钟的生死博弈,最终以生命体征的逐渐稳定画上句点。

作为重症医学科护士,在专业技术之外,她更懂得ICU患者的心灵需求。精心设计的《非语言沟通手册》用直观的图示帮助失语患者表达需求,那些细致入微的肢体安抚、写在白板上的鼓励话语,让充满金属冷光的重症病房始终流淌着人性的温暖。正是这种技术与人性的完美结合,铸就了真正卓越的重症护理。

深耕专科护理,践行传帮带精神

作为医院首批持有国际造口治疗师证书的护理专家,王芳春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全力推动全院伤口造口护理向规范化、专业化迈进。她不仅在日常工作中精益求精,更主动承担起培养后辈的责任,毫无保留地分享临床经验与前沿理念——从伤口评估分类、敷料选择到造口并发症预防,再到患者心理护理细节,她的指导总能让同事受益匪浅。每当接到会诊请求,她总是第一时间赶到患者床旁,细致评估伤口状况,量身定制护理方案。此外,她还牵头负责院内压力性损伤的高危上报、质量管控及专科护士培训等工作。在护理部的支持下,她创新建立联络员培训机制,通过“以点带面”的模式辐射全院:既规范了伤口造口失禁护理的技术流程,又引入国际新理念新技术。这一系列举措显著提升了护理团队对压力性损伤的预防能力,有效降低了院内发生率,同时大幅提升了治愈率,为医院专科护理发展注入了持续动能。

作为科室责任组长,她既是护士长的得力助手,也是团队中的标杆榜样。在护士长的指导下,她带领小组成员为患者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确保照护精准到位;同时严把质量关,通过流程优化与持续改进,全面提升护理工作的效率与安全性。她常强调:“每一个病例都是最生动的教材”。作为科室教学秘书,王芳春创新性地将临床典型案例融入教学,通过“理论+实践”双轨模式,帮助新护士、进修人员及实习生扎实掌握重症护理要点。其生动务实的教学方法广受赞誉,为科室培养优质护理人才,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传帮带”的动人篇章。

岁月不辍,步履不停。她以匠心打磨技艺,用仁心传递温度,在争分夺秒的抢救与细致入微的日常护理中,始终践行南丁格尔精神。未来,她将继续坚守重症护理一线,以专业与热忱守护生命,在平凡岗位上绽放非凡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