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安委办、省减灾办、省应急管理厅会同有关单位,召开综合会商研判会,分析研判广东2025年第二季度全省防控重大风险形势。

综合会商研判认为,第二季度广东省开汛接近历史同期略偏早,5月21日至6月20日“龙舟水”是广东省降雨集中期,自然灾害方面,预计“龙舟水”阶段降水集中,粤北及珠三角地区需重点防范中小河流超标准洪水、山体滑坡及城市内涝;沿海地区需警惕风暴潮对基础设施的冲击。

安全生产领域,存在节假日客流高峰与极端天气叠加的风险,道路交通领域旅游包车、危货运输安全风险突出;建筑施工受强降雨影响,须严防深基坑坍塌、塔吊倾覆等事故;高温天气导致危化品储罐泄漏燃爆风险攀升,老旧社区电气火灾及露天作业人员中暑问题需高度关注和防范。具体如下:

阶段性高温和干旱风险高,汛期和“龙舟水”阶段需防范中小河流超标准洪水及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

预计第二季度前期,广东省大部分地区森林火险等级为较高危险,其中粤北、粤东大部,粤西、珠三角北部等地区部分时段森林火险等级为高度危险和极度危险。西江可能出现五年一遇左右的洪水,北江可能出现十年一遇左右的洪水,部分中小河流可能出现二十年一遇或以上的洪水,需做好防御大洪水、超标准洪水的准备工作。

“龙舟水”阶段性强降水风险较高,需注意防范突发性强降水引发的中小河流洪涝、山洪及地质灾害,应密切关注粤北、粤西北、粤西、粤东低山丘陵区、珠三角的残丘分布区存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隐患。

第二季度历史同期道路交通事故多发频发,水上船舶风险高

清明节、“五一”、端午节等节假日客流激增,旅游包车、危货运输车辆安全风险突出,风险叠加。台风季前兆性强对流天气增多,珠江口航道和琼州海峡渡轮航线船舶失控风险增加,暴雨可能引发内河水位上涨,存在船舶撞桥、船舶碰撞等风险,部分港口码头面临上水风险。

工程建设活动进入活跃期,建筑施工领域安全生产形势严峻

强降雨强对流天气进入高发期,降雨量大、降水时间长,土壤含水量逐渐增大,隧道和基坑施工发生坍塌事故的风险加大。雷雨、台风、瞬时强风易导致抗风性能较差的临时板房、建筑脚手架及塔吊等起重机械受损,危害人身安全。全省房屋市政工程建设进入最活跃的时期,危大工程等高危作业数量进入高峰期,企业安全管理易出现漏洞,生产安全事故易发高发。

受“龙舟水”、台风影响,玻璃幕墙构件易脱落,部分地区易发生山洪、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可能直接威胁在建工程的安全。

群众用火、用电增多,安全形势仍不容乐观

第二季度群众用火、用电不慎引发火灾的风险加大,“小火亡人”防控压力大。电动自行车充电起火的风险仍需高度警惕,气瓶违规充装、劣质商用燃气具的安全整治仍需继续深化,企业满负荷、超强度生产的情况可能增多,违规作业、设备带险运行的风险加大,石油化工、易燃易爆、生产经营等场所火灾呈易发态势。

高温加剧生产安全风险,生活领域隐患同步攀升

建筑施工、物流运输等行业露天作业劳动者热射病、脱水等职业健康风险陡增;危化品储罐因暴晒导致内部压力升高,挥发性有机物泄漏风险加大,静电积聚易引发燃爆事故;化工企业反应釜、压力容器等设备在高温高湿环境下加速腐蚀,设备故障率上升;居民用电需求激增,城中村、老旧小区配电设施可能超负荷运行,线路老化易引发火灾。

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持续高温工作可能触发电池热失控,地下停车场、储藏室等密闭空间通风不良导致有毒有害气体聚集,中毒窒息风险升高。

密切关注节日期间各种风险叠加影响

清明节期间,野外祭扫、追思、踏青人员增多,叠加天气、林区可燃物载量持续增加等因素,火源管控难度加大,容易诱发森林火情。

清明、“五一”、端午期间,旅游景区、宾馆饭店、酒店民宿、交通枢纽等人员密集场所人流高度集中,部分企业超负荷生产,居民用火用电用气需求增加,电气火灾、燃气火灾风险上升。强降雨、强对流等极端天气诱发地质灾害、溺水等灾害事故的风险增大。

文 | 记者 郭思琦 通讯员 粤应宣

编辑:陈诗洁

来源:羊城晚报•羊城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