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长沙银行(601577.SH)披露了一季度财报。报告显示,该行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8.09亿元,同比增长3.7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73亿元,同比增长3.81%。
公开资料显示,长沙银行成立于1997年5月25日,注册资本为40.22亿元,是湖南省首家区域性股份制商业银行、首家上市银行及最大的法人金融企业,2018年9月26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
股权结构方面,长沙市财政局为第一大股东,持股数量为6.76亿股,持股比例达16.82%;前十大股东合计持股56.71%,公司股东总户数为3.18万户。

资产规模方面,期末,长沙银行总资产达到了1.21万亿元,成功迈过了1.2万亿关口,较上年末增长12.42%,相较于去年底增加了644.62亿元;发放贷款和垫款的总额5879.41亿元,增幅为7.86%;存款总额7507.07万元亿元,增幅为3.84%。
值得注意的是,2025年一季度末,长沙银行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增长明显。2024年底,该行交易性金融资产余额为1105.17亿元,一季度末,该数值增加至1772.19亿元,同比增加了667.02亿元,环比增加了60.35%。
另一个方面,该行其他债权投资余额由年底的1071.32亿元降至一季度末的684.04亿元,下降了387.28亿元;债权投资科目余额下降了61.45亿元,至2661.36亿元。
根据该行年报,长沙银行交易性金融资产主要为债券、基金、理财产品、资管计划投资等,债权投资为债券、基金、理财产品、资管计划投资等,债权投资主要为债券、资管计划项下债权、信托计划项下债权等,而其他债权投资主要为债券。
对于,今年一季度末,该行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余额大幅增加的原因,记者向长沙银行发去了采访函,截至发稿,尚未得到回复。
事实上,金融投资一直是长沙银行最主要的业务之一。2022年、2023年、2024年、2025年一季度末,长沙银行金融投资余额分别为3843.30亿元、4229.59亿元、4903.38亿元以及5121.93亿元。
同期,长沙银行金融投资占该行总资产的比重分别为42.48%、41.47%、42.76%以及42.29%。与此同时,该行发放贷款及垫款占总资产的比重分别为45.62%、46.45%、46.15%、47.14%。
投资收益占该行营收的比重也一直较高。2022年、2023年、2024年、2025年一季度,长沙银行分别实现投资收益34.30亿元、41.02亿元、31.10亿元、17.17亿元,占营收的比重分别为15%、16.54%、11.99%、25.21%。
从收入结构看,利息净收入仍是该行利润的主要支撑。一季度利息净收入为50.94亿元,同比微增1.8%,主要受净息差收窄影响。截至一季度末,该行净息差降至2%,较2024年末下降11BP。相比之下,该行中间业务表现亮眼,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大增53.1%。
资产质量压力持续显现。截至一季度末,长沙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18%,较2024年末微升1BP;关注类贷款占比达2.61%,较2022年末的1.48%显著上升。分行业看,个人贷款和制造业不良率攀升明显,其中个人贷款不良率从2023年末的1.52%升至1.87%,制造业不良率从1.49%跳涨至2.18%。
该行年报显示,2024年,长沙银行诉讼标的中,超过1000万的案件合计为89件,涉案金额高达78.14亿元。(来源:泰山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