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天祝县融媒体中心】
教育不是单方面的给予,而是双向的成长。天津市蓟州区支教教师黄志苹脚踏实地深耕课堂,用教育的初心和奉献的爱心在祁连山下续写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的教育诗篇。
走进天祝县实验学校,五年级教室里传来阵阵欢声笑语,来自天津市蓟州区的支教教师黄志苹正用情景剧模拟道德两难场景,学生们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她用不拘一格的教学风格赢得了学生们的喜爱。这位有着28年教龄的骨干教师,2024年响应国家东西部协作号召,从渤海之滨来到海拔2400米的祁连山腹地。强烈的高原反应让她备课到深夜成为常态,方言差异需要逐字校准课堂语言,牧区孩子的知识基础参差不齐……但这些没有动摇她的信念。深夜办公室的灯光见证了她设计教案的专注,操场边的长椅留存着她与家长比划沟通的身影。

天祝县实验学校学生 赵梓涵:我特别喜欢上黄老师的道德与法治课,黄老师上课生动有趣,大家积极性都很高。通过上黄老师的课,我们学到了很多有用的知识,也懂得了尊重他人、诚实守信、关爱集体等道德规范。
作为支教团队中的“多面手”,黄志苹的贡献远不止于课堂教学。学校的教研活动中,黄志苹的思政教育设计,让青年教师受益匪浅;她创新的“运动+德育”课程,让高原孩子的课间操变成非遗“锅庄舞”与足球技巧的创意融合。
天津市蓟州区支教教师 黄志苹:到这里后,我克服高原反应、适应了这里的方言差异、了解了这里的风土人情,然后快速准备教育教学工作,认真进行课程教学,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每节课成功,让每个学生成功。我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对于天祝县的发展只是微尘颗粒,但我愿意以我奠基,铸就高山。

支教是使命,亦是情感的纽带。黄志苹将先进的教育理念植入高原,她时常在课余讲述天津故事,拓宽高原少年的视野;她与本地教师结成师徒,确保教育“薪火相传”。她以丹心育桃李,让雪域高原的孩子们看见星河,让东西部协作的篇章因教育而更加璀璨。
天祝县实验学校副校长 尹文生:黄老师于2024 年秋季学期来我校开展支教帮扶工作。她积极承担学校安排的各项工作,深入教学一线,通过示范教学、听课评课等活动与老师们一起研究教法与学法,她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丰富的教学经验,给予了我们很大的启发和帮助,很好地促进了我们学校年轻教师的成长。
全媒体记者:张大榕
总监:杨生斌
监制:张新华
责编:王文全 高启铎
编辑:李登玉 王华加尚
声明:本文版权归天祝县融媒体中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如有疑问,请联系:0935-3121281!欢迎转载!如有新闻线索,请联系:0935-3137165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