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月前,76岁的宋奶奶出现反复咳嗽,自行口服抗生素3周后,咳嗽基本好转。大概过了一周后,宋奶奶吃饭时感觉口腔上颚会有轻微疼痛,之后疼痛愈加明显,导致吃饭只能囫囵吞咽。于是,宋奶奶来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就诊。经过检查,医生发现宋奶奶上颚红红一片,表面还有少许颗粒样增生,诊断为口腔念珠菌病,而“罪魁祸首”竟是宋奶奶口中的假牙。
口腔念珠菌为何大量繁殖
5年前,宋奶奶因重度牙周炎失去10颗牙,医生考虑到宋奶奶骨质疏松严重、血糖控制不好,便为她制定了活动假牙的治疗方案。宋奶奶觉得假牙戴着很舒服,把活动假牙戴成了“固定假牙”,连睡觉都不摘,然而这一行为却导致她患上了口腔念珠菌病。
口腔念珠菌本是口腔的“常客”,不会轻易“闹事”。但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口腔念珠菌会大量繁殖,引发口腔念珠菌病,比如,患糖尿病或恶性肿瘤、接受放化疗等,导致身体免疫力下降;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打破了口腔菌群平衡;因干燥综合征、佩戴假牙等局部因素导致口腔环境改变。
宋奶奶患的是口腔念珠菌病-慢性红斑型,多见于长期佩戴假牙的人群。通常情况下,通过抗真菌治疗,该病预后良好。不过,有基础疾病者,病情易反复或迁延不愈;长期慢性口腔念珠菌感染还可能引发癌变,甚至导致消化道念珠菌病等严重后果。
对症采取抗真菌治疗
口腔念珠菌不仅存在于口腔,还会“钻”进活动假牙的基托,因此,佩戴假牙者患口腔念珠菌病后,除了接受抗菌治疗,还需对假牙进行相应的处理。
念珠菌喜酸恶碱,患者可用2%~4%碳酸氢钠溶液漱口,并浸泡假牙。对于不伴全身系统性因素的口腔念珠菌病患者,可首选制霉菌素局部含化或制成混悬液局部涂敷。咪康唑凝胶作为广谱抗菌药,也可用于涂敷口腔患处与假牙基托组织面等。
当病情较重、局部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可口服抗真菌药物,包括酮康唑、氟康唑、伊曲康唑等。其中,对于伴全身系统性因素、由非克柔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口腔念珠菌病患者,首选口服氟康唑。此外,积极治疗基础疾病、控制血糖、加强营养、增强免疫力,也是应对口腔念珠菌病的有效方法。
及时清洁口腔与假牙
保持口腔与假牙卫生是避免口腔念珠菌病的基础。特别是佩戴假牙者,每次进食后应清洁口腔及假牙,并在夜间将假牙浸泡在2%~4%碳酸氢钠溶液中,防止口腔念珠菌生长。控制甜食摄入的频次与总量也是关键,因为糖分是许多微生物的养分来源。同时,谨慎使用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因为长期使用这些药物可能会打破口腔菌群平衡,为口腔念珠菌的过度生长创造条件。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健康报社有限公司,访问yuanben.io查询【1Q3GXEDS】获取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