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王平 宋广军 通讯员 马晨光 陈灏
“前几天那个培训班每年我都参加,不仅能学习到新的种植技术,交流种植心得,还能引进一些新的品种,优化种植结构。”4月3日,参加完乡里举办的花生种植技术提升专班后,许昌市建安区榆林乡宗凯种植农场的负责人宋宗凯感叹地说。
据介绍,今年,宋宗凯的农场种植了200亩花生,选择的品种是前几年培训时候,专家推荐的远杂9307,该品种抗病性强,脂肪含量超过50%,能给农场带来40余万元的收入。
当天,榆林乡举办“2025年花生种植技术提升专班”,来自全乡31个行政村的家庭农场主、农业合作社负责人等共计115人参加培训。
此次培训的内容涵盖花生选种、培育、种植等方面的知识,不仅教农户们如何防止病虫害、保证花生质量,还教大家如何高效灌溉、施肥才能促进花生高产。来自许昌市植保站的高级农艺师曹永周的讲授,内容简练,语言通俗、接地气,赢得了现场农户的热烈掌声。

榆林乡的土质为沙土地,地下水源充足、透气性好,这些自然条件成为花生种植的理想地。当地培育出来的“小籽白”花生颗粒饱满、口感甘甜,在品质方面远高于普通花生,深受消费者喜欢。
榆林乡副乡长杨占峰告诉记者,眼下小麦已到拔节期,计划5月份花生套种小麦的农户即将忙碌,待麦收后大部分农户也将投入集中的花生种植。此时邀请农艺师和区农业农村局领导为大家讲授花生选种、培育、种植等方面的知识,正是好时候。
近年来,该乡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大力发展花生高效种植,通过优化品种、精耕细作,不断增加花生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目前,该乡花生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1.1万亩,有花生种植合作社和种植大户120家,从事花生相关产业人数达到1000人,年产值达到3千万元以上。花生已经成为榆林乡富民增收、推动乡村振兴的“金豆子”。
“我们东榆林村种植花生面积1200余亩,主要品种是天府花生,不仅高产,而且果皮白净、籽粒饱满,特别适合炒制。按亩产350公斤估算,一公斤6块钱,一亩地大概能挣2000多元。”东榆林村党支部书记朱彦朝说,该村家家户户种花生,是当地有名的“花生村”。
“我们正在大力推广高效的规模化生产方式,加快推进花生单品种集中连片种植、连作套作栽培和全程机械化收获,力争全面实现规模化种植和标准化生产。”杨占峰表示,下一步,该乡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不断延长花生产业链,推动榆林花生精深加工向多元化、专用化、高端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