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唐哲宁 郴州报道
在郴州技师学院的机器人一体化学习工作站里,一台十二轴机器人正在精准地完成抓取、旋转、定位等一系列动作。操作台前的少年紧盯着屏幕上的代码,手指在键盘上飞速跳动——他是周贤亮,一个斩获国际级赛事大奖、用技能改写命运的00后少年。
从中考失利的怯懦男孩到湖南省青年岗位能手,带着精密的移动机器人,站上国际职业技能大赛领奖台,他用三年时间完成了人生的华丽转身,在移动机器人领域书写新时代技能人才的成长样本。

周贤亮在检修机器人硬件。
从童年遥控车到工业机器人
“小时候拆坏的那辆遥控车,或许早就埋下了命运的伏笔。”周贤亮摩挲着手中的机器人控制器,眼神里泛起笑意。2012年的夏天,当同龄孩子还在玩四驱赛车时,10岁的他就因好奇拆解了人生第一台遥控车。虽然因少了一个零件,最终没能成功复原。但那枚闪烁着金属光泽的电机零件,却在少年心中种下了对机械的痴迷。
2021年秋天,在郴州技师学院机器人实训室里,这个曾因中考失利陷入自我怀疑的少年,在机器人课程中重拾了童年那份悸动。
起初,性格内向的他,平时跟同学交流不多,“连讲话都不敢大声”。在上第一节专业课的时候,老师要求做电路搭建,但周贤亮一直做不好。“当时挺难过的,感觉自己连专业课最简单的东西都做不好。”他的班主任李友敏发现这个言语不多的学生虽然学习进展较慢,但每次学习任务都能非常认真地完成,一遍一遍地操作,直至自己满意为止。
就这样,在班主任李友敏的悉心指导下,慢慢地,周贤亮操作越来越得心应手。当其他同学还在为基础电路发愁时,他已开始研究伺服电机的扭矩参数;当众人完成当天任务离开时,他总要多留两小时测试不同编程逻辑对机器人轨迹的影响。“那些闪烁的指示灯像是会说话,每次调试成功都像在解谜。”正是这份纯粹的热爱,让他在2021年毅然报名移动机器人集训队。

周贤亮(右)参加2022年金砖国家职业技能大赛。
机器人上的青春“圆舞曲”
周贤亮加入移动机器人集训队面临的首要挑战,是让冰冷的金属部件具备“智慧”,完成精密的“工业芭蕾”。
在平时训练中,为做好郴州技师学院技能竞赛主教练、智能制造系第一综合教研室主任何钻敏安排的机器人四个场地路径的任务,周贤亮熬到第二天凌晨5点,身体已极度疲惫。“虽然身体很累,但内心很充实,因为完美解决了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完成了任务,很有成就感。”每逢周末和寒暑假,周贤亮都会准时来到实训室“打卡”。“每个深夜离开实训室时,连走廊声控灯都认识我的脚步声了。”他指着电脑里密密麻麻的调试日志说道。
这种执着在教练何钻敏眼中已成常态。为攻克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难题,周贤亮曾连续2个月每天绘制32张轨迹图;为解决末端抖动问题,他自学ROS机器人操作系统,在振动频谱中寻找隐藏的共振频率。“别人调程序用试错法,而我要建立数学模型。”在周贤亮的演算本里,泛黄的纸页上留存着上百种算法推导。
在参加2022年金砖国家职业技能大赛备赛关键期,团队遭遇路径坐标精度不准瓶颈。传统算法在复杂地形中误差达±8cm,而赛事要求必须控制在±2mm以内。周贤亮大胆提出“限位开关+视觉识别”的融合方案,连续四周吃住在实训室,最终创新性地引入粒子滤波算法,将定位精度提升至±1.5mm。这套自主优化的系统,后来成为他们斩获大赛移动机器人赛项铜牌、中国参赛队一等奖的核心竞争力。
当机械臂以0.02秒的时差完成三个工位的协同作业时,裁判席上响起了惊叹的掌声。这块凝结着128个日夜心血的铜牌,不仅让中国国旗在国际技能舞台升起,更让世界看到了中国职教学子的风采。

周贤亮(右)和他的队友在练习组装机器人。
师恩如光照亮追梦路
“我是在何教练的指引下才真正走进了移动机器人的世界,并在这里找到了我的职业方向。”周贤亮始终记得何钻敏教练手把手教他校准力传感器时的场景。这位被学生们称为“魔法导师”的资深专家,不仅教会他PID控制算法的精妙,更用二十载执教经历诠释工匠精神。
当他在赛事前夜因机器人系统故障濒临崩溃时,是何钻敏教练陪他逐行解析上1128条演算路径,最终在凌晨3点锁定某个被忽视的校验位。这种工匠精神的传承,已渗透到周贤亮每个操作细节里。
感恩清单上还记录着更多细节:班主任李友敏用三个月陪他克服“恐电症”,专业课教师特意为他开设答疑“课堂”,实训楼管理员悄悄延长关门时间。“他们教会我技术不是冰冷的代码,而是带着体温的传承。”如今已是学院技术能手的周贤亮,开始带着学弟学妹在机器人操作系统领域开疆拓土。
站在学院实训室前,这个曾经内向的少年目光灼灼。“以前的我,不知道为什么学习,毕业后去做什么。现在,我想好好掌握机器人操作技能,我相信机器人技术在未来的工业中大有可为。”
从遥控车到机器人,从实训室到国际赛场,周贤亮用技能之光照亮的不只是自己的前程,更映照出中国职业教育培养大国工匠的无限可能。在他身上,我们看见新时代技能青年最动人的模样——以热爱为帆,以坚持为桨,在智能制造的浪潮中,正驶向星辰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