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法官和王国辉代表的悉心调解,不仅帮我们化解了财产纠纷,更让我们兄弟姐妹重归于好。”3月26日,家住金州区石河街道的李赫(化名)和妻子一大早就来到大连市金州区人民法院三十里堡人民法庭,送上锦旗以表感谢,同时分享了一个好消息:“我们四兄妹已经商量好了,今天去街道签署动迁协议!”
李家兄妹的矛盾源自一份赡养协议。村中老人李成国(化名)和贺秀梅(化名)育有四名子女,生前与子女们签署赡养老人协议书,约定由长子李赫负责赡养,待老人百年之后,位于石河街道的三间瓦房归李赫所有。两位老人及四个子女分别在该协议书上签字确认,并有两位现场见证人。协议签订后,李赫完全履行了协议,为两位老人养老送终。然而,两位老人去世后,恰逢石河街道城中村改造动迁工作启动,李家的三间瓦房价值陡增,另外三名子女拒绝签名过户,动迁协议也一直无法签订。
无奈之下,李赫求助大连市金州区人民法院三十里堡人民法庭。为快速解决当事人纠纷,助力街道动迁工作顺利推进,法庭负责人段希勇迅速指导人民调解员启动调解程序,并邀请大连市人大代表、王国辉调解室主任、也是石河本地人王国辉共同参与调解。
在石河街道会议室内,调解员和王国辉摆起“亲情谈判桌”,李家四兄妹围坐桌旁,几位相关亲属也都到场。段希勇首先向李家四兄妹阐明协议的法律效力,既然李赫已经按照协议内容完全履行了协议,他们也应该按照协议同意李赫继承该处房产,同时劝导双方以亲情为重,互相理解、互相让步。
与此同时,段希勇法官也指出,由于动迁款中包括地上附着物补偿款,该附着物李赫及三个弟妹均有权分配。因此,李赫应按照对应价值给予其他三兄妹相应款项。
经过耐心细致的调解,四人最终达成一致:三间房屋过户给李赫所有,房屋地上附着物动迁补偿款分配给三个弟妹。三十里堡法庭拟定调解书,四兄妹共同签署并握手言和,事情得到圆满解决。
高欣 半岛晨报、39度视频首席记者张锡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