啥情况?“便便”还能治病?千万别惊讶,你没看错!连云港今年6岁的阳阳(化名)经过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小儿消化感染科做粪菌移植治疗后,折磨他两年的溃疡性结肠炎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他终于可以和其他小朋友一样正常快乐玩耍了。

精准配型的粪菌液

小小身躯的抗病之路

阳阳本该是天真烂漫的年纪,却因溃疡性结肠炎承受了不少痛苦。两年来,频繁的腹痛、便血成了他生活的常态,病情严重时一天要跑十几次厕所,小小的身躯日渐消瘦、面色苍白,仅能进食医用奶粉,每个月都会住院2-3次,精神状态也越来越差。

为了给阳阳治病,家人带着他辗转多家医院,尝试了激素及生物制剂多种治疗。可是病情总是反反复复,不见好转,无法正常活动,最后连上学都成了问题。

治疗中

新疗法让便血症状消失

就在大家为阳阳的病情揪心时,在该院柔性引进人才刘志峰教授的指导下,决定为患儿尝试粪菌移植治疗,这是一种通过重建肠道菌群平衡来治疗疾病的新方法。

小儿消化感染科茆康卫团队做了充分的术前准备评估,通过内镜下鼻——空肠置管,将制备好的精准配型的粪菌液移植到患儿肠道内。

在住院治疗期间,医护人员对阳阳进行了密切的观察和护理,整个过程很顺利,阳阳生命体征平稳,没有出现任何不良反应。治疗后随访得知阳阳的便血症状已经消失,目前正在按计划接受后续治疗。

治疗中

粪菌移植的操作过程

粪菌移植是将经过严格医学筛查的健康供体的新鲜或冻存粪便,经过稀释、过滤等一系列精细操作制备成菌液或胶囊,其中包含肠道中的天然抗菌物质等,再通过鼻胃管、十二指肠空肠管等技术,移植到患儿消化道内。

其目的是重建患儿肠道菌群平衡,恢复肠道菌群的多样性,修复受损的肠黏膜屏障,调控炎性反应,维持肠道内环境稳定,从而治疗特定肠道内和肠道外疾病。

哪些情况适合做粪菌移植

消化系统疾病:

1.对于艰难梭菌感染,尤其是难治性或复发性艰难梭菌感染,粪菌移植有着较高的治愈率;

2.抗生素相关性腹泻、顽固性便秘、炎症性肠病(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等疾病,粪菌移植可能有助于缓解症状、促进肠道黏膜愈合。

肠外相关疾病:

1.在儿童神经精神类疾病中,自闭症、焦虑、抑郁症等,肠道菌群可能与神经系统存在“肠-脑轴”联系,粪菌移植对儿童心身性疾病有辅助治疗作用;

2.代谢性疾病如肥胖症、糖尿病等可能与肠道菌群有关,粪菌移植可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来改善代谢指标,从而有益于此类此病的治疗,但目前尚处于研究阶段;

3.顽固性过敏性疾病也有可能与肠道菌群有关,经菌群分析符合适应症者,也可能通过粪菌移植改善肠道菌群调节免疫屏障及生物屏障,达到治疗效果,但目前尚处于研究阶段。

通讯员 唐晗涵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凌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