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三秋近,林钟九夏移。”7月22日,我们迎来了夏季最后一个节气——大暑,大暑标志着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到了,骄阳灼灼,雨水丰沛,稻禾在暑热里拔节,荷风在池塘里漫延。万物奋发,铺展生命的丰饶与绚烂,夏天这场热烈的传奇,亦将在大暑的序幕里优雅退场。

大暑时值三伏天“中伏”前后,今年的三伏天,7月20日入伏,8月18日出伏,共计30天,打破了近十年40天“长三伏”的惯例。刚入伏的吉林,天气怎样?吉林省气象台预计,大暑前后,全省平均气温25.3℃,比常年偏高。24至25日,中西部有小到中雨,部分地方有大雨或暴雨,并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东部有分散性阵雨或雷阵雨,26至28日,全省自西向东有分布不均的阵雨或雷阵雨,29日,东部和南部有中到大雨,其他地区有小到中雨。对于这样的天气状况,气象专家提示,目前已经进入作物生长关键期,适时根据天气做好田间管理与病虫害监测防治工作,低洼农田还要采取有效措施排涝降湿,促进作物生长和发育。

盛夏七月,正是大田作物快速生长的关键期。近日,洮南市圣一金地生物农业有限公司的小冰麦种植基地,万亩小冰麦开镰收割。在收割作业现场,一株株麦穗饱满低垂,颗颗圆润紧实的麦粒在阳光照耀下闪烁着金黄光泽,微风拂过,麦浪层层翻滚,发出沙沙声响,数台大型联合收割机往来穿梭,将脱粒后的麦粒直接输送到运输卡车上。今年,圣一农业与吉林省农科院合作,开展“麦豆复种”双熟种植模式。采取提前播种、抢先收割方式,将冰麦收割期提前10天左右。收割后,除了燕麦饲草外,还将复种超过100公顷大豆。

时至大暑,一年过半,此时的盛夏显得更加珍贵。近期,白城市2025年避暑休闲季启幕,将在7月25日至8月31日期间,开展“清爽夏日 多彩白城”2025白城市消夏避暑休闲季活动。白城的夏,有着22℃的清凉舒爽,有着草原湿地的宽广辽阔,在查干浩特的自然风光中邂逅蒙古族民俗,到鹤城文化旅游街品味“北纬45°星潮汇”项目的人间烟火,在鹤鸣湖观赏美轮美奂的音乐喷泉,白城的夏天充满风光美景与诗意风情。

这个夏天,长春也展现出了“文化城”的底蕴与活力。7月21日,封闭管理22年后,人民广场再次向市民开放,从高空俯瞰这座位于城市心脏的圆形广场如同一面巨大的日晷,记录着长春的历史。人民广场中由长春文旅集团打造的人民咖啡馆也开门迎客,店里除了香气浓郁的手工咖啡,还有融入历史元素的文创,让咖啡杯成为微型博物馆,吸引了广大游客前来打卡。

热在三伏,养在三伏。中医专家认为,大暑节气“暑、湿、热”三邪交织,易伤阳气、耗津液,扰乱脏腑功能,养生防病重在健脾祛湿、清热解暑、固护阳气。可以适当食用西瓜、绿豆、冬瓜、苦瓜、莲藕、黄瓜等清热生津之品或饮用乌梅汤、酸梅汤等饮品以清热解暑;可以用茯苓、薏米、赤小豆、白扁豆、山药、芡实等健脾利湿食材煮粥,适量食用生姜、陈皮、紫苏等以温化脾胃湿浊;出汗多者可喝淡盐水或米汤;忌肥甘厚腻,避免过食甜食、冷饮。
暑气熏蒸,酷热炎炎,“人情正苦暑,物怎已惊秋。”大暑到了,夏天也进入尾声,秋季正缓缓走来,人生也是如此,不走过烈日炎炎的夏,哪会有硕果累累的秋。就像冯骥才在散文《苦夏》里说:“于是我懂得了这苦夏——它不是无尽头的暑热的折磨,而是我们顶着毒日头默默又坚忍的苦斗的本身。”每一份辛勤的付出,都是丰收在悄悄酝酿。宜怀一颗静心,宜携一份从容,慢品烟火,认真生活,用热情奔赴热爱。愿我们拥有盛夏艳阳高照繁花似锦,等得到金秋稻香丰年硕果累累。
来源:彩练新闻
作者:马子惠 李琳
责编:金馨鑫
编审:张宇
监审:董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