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高(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天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亭浊酒杯。
①作者简介
杜甫(712一770)字子美,自称少陵野老,祖居襄阳(今湖北)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安史之乱逃难到凤祥,弃官入蜀,在成都建草堂居住。
②写作背景:
杜甫登高这首诗。作于唐代宗二年C767)年秋天,杜甫56岁生活极度贫困,当时地军阀相互争城掳地,连年战乱杜甫万不得已,离开成都草堂,乘舟南下夔州,一天他登上夔州白帝城高台,极目远眺,心情百感交集,萧瑟的秋江景色,自己贫困潦倒的一生,年老病痛,孤愁悲哀,隨写这首诗抒发自己悲凄的情怀。
③诗意:
杜甫站在白帝城的高台上想到自己孤身只影,满头白发,疾病缠身,听见远方猿猴的哀啼,回想自己晚年无依无靠十分悲苦凄凉,写下风急无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肃肃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作者看见那无边无际的树木纷纷飘落的残叶,那
望不到尽头波滔滚滚的长江之水奔腾咆哮,更增添了几分凄凉,“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从这两句诗中看出杜甫年青时一直漂流异乡,一生壮志未酬,“艰难苦恨繁霜鬓",如今已到老年满身疾病,一事无成无比感伤,值得注意的是杜甫在这首诗中,一连用了:(艰),(难),(苦),(恨),四字组合,突出了自己内心的痛若郁闷程度之深,诗前半首写景,后半首抒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