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历史故事:印度和巴基斯坦
1947年8月15日,英国同意印度和巴基斯坦独立。
这一天,印度和巴基斯坦仇恨开始了,起因是英国埋下的“钉子”。
在殖民地逐渐走向独立时,英国人最擅长于埋钉子,实在是太坏了。
除了今天要说的印巴冲突,玩土哥先给大家补充几个,预预热。
在亚洲,英国对巴勒斯坦地区的控制结束时,未能解决犹太人和阿拉伯人之间的土地争端,这导致了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长期的冲突;英国与中国在1984年签署的《中英联合声明》中确立了“一国两制”的原则,香港回归后,不同程度上反映在政治、法律、经济和社会文化等方面与中国内地的差异和融合问题;英国在缅甸殖民时期采取“分而治之”的策略,形成了缅甸独立后长期的民族矛盾和内战。
在非洲,英国殖民时期忽视当地民族、语言和文化的差异,随意划分边界,这些边界在殖民地独立后成为国家之间的分界线,但这些分界线常常不符合民族分布的实际情况,导致了许多边界争端和内战。
在中东地区,英国在这一地区支持某些部落或族群,建立或改变政治边界,这些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来的国家和地区政治格局。特别是在1917年,英国外交大臣提出的“巴尔福宣言”,这一声明为后来的犹太移民潮和以色列国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有人会把巴勒斯坦和巴基斯坦搞混淆,可能都是巴X斯坦的原因,巴勒斯坦对应的是以色列,而巴基斯坦对应的则是印度。
网络上常说的“巴铁”,指的是巴基斯坦。“巴铁”的意思是中国跟巴基斯坦是“铁哥们”。
巴基斯坦是中国最铁最坚实的兄弟,两国是铁杆朋友和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
现在开始仔细说说印度和巴基斯坦的仇是怎么来的?
克什米尔问题是印度和巴基斯坦冲突的核心。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克什米尔地区的争端是英国殖民统治结束时遗留下来的问题。
印度的印度教和巴勒斯坦的伊斯兰教在信仰、文化和社会习俗上存在显著差异,在英国殖民统治时期,英国人采取的是和缅甸一样的“分而治之”的策略,两教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
英国在1947年撤出时,将殖民统治地区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一个是以印度教徒为主的印度,另一个是以穆斯林为主的巴基斯坦,独立后,这种宗教分歧转化为国家间的对立。

当时克什米尔的王公是印度教徒,而其居民主要是穆斯林。按照蒙巴顿方案,克什米尔的归属应由当地王公决定,但王公的选择与民众的意愿存在分歧,这导致了印巴双方对克什米尔的主权争夺。在克什米尔,宗教身份成为政治斗争的工具。
两国在独立初期都试图在南亚地区确立自己的领导地位,巴基斯坦与美国和其他伊斯兰国家建立了战略联盟,而印度则寻求与俄罗斯、日本、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建立更紧密的联系,这导致了一系列的权力斗争,加剧了两国间的紧张关系。
这一过程中,国际势力的介入也对印巴关系产生了影响。冷战期间,美国和苏联分别支持巴基斯坦和印度,使得两国的冲突具有了国际维度。此外,一些国家和组织对克什米尔地区的支持,也使得问题更加复杂化。
自1947年以来,印巴之间发生了多次战争和冲突。
第一次印巴战争(1947-1948),联合国介入后,双方实现了停火,克什米尔被实际控制线(LOC)分割,印度控制了大约三分之二的地区和四分之三的人口,而巴基斯坦控制了其余部分。
第二次印巴战争(1965),战争持续了约17天,最终在联合国和苏联的斡旋下达成了停火协议,双方基本上回到了战前的控制线。
第三次印巴战争(1971),这次战争导致东巴基斯坦(今孟加拉国)从巴基斯坦分离出去,成为独立的国家。印度在战争中扮演了支持孟加拉独立的角色,战争结束后,印度在克什米尔地区的控制线也有所变化。
卡吉尔冲突(1999),这是一场在克什米尔控制线附近的高海拔地区发生的冲突,持续了约两个月。最终印度取得了胜利,夺回了被巴基斯坦军队占领的地区。
另外,还有2003年和2013年的边境冲突、2019年巴拉科特空袭后的冲突,这次冲突没有明确的胜负,但导致了两国关系的进一步紧张。
这些战争和冲突不仅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也加深了两国人民之间的敌意,同时也对南亚地区的稳定和安全构成了威胁。
尽管印巴两国在不同时期都尝试过和平对话和谈判,但克什米尔问题仍然是和平进程中难以逾越的障碍。
2019年,印度政府取消了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的自治权,这一举动遭到了巴基斯坦的强烈反对,再次加剧了两国间的紧张关系。
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仇怨是多方面因素交织的结果,涉及领土、宗教、政治和国际关系等多个层面。
目前来看,这一问题是无解的。
就连刚刚结束的2024年巴黎奥运会,印度和巴基斯坦也在掰手腕,两国的体育竞技再次成为焦点,尤其是在印度占绝对优势的男子标枪项目上印巴两位选手的对决,不仅是体育竞技的较量,也被视为两国间的一场象征性争斗。

巴基斯坦前板球运动员艾尔沙德·纳迪姆在该项目的决赛中以92.97米的成绩夺冠,击败印度上一届东京奥运会该项目的金牌得主。巴基斯坦选手这一成绩不仅打破了奥运会纪录,也成为巴基斯坦在田径项目上的首枚奥运金牌。
巴基斯坦总理夏巴玆·谢里夫在社交平台上发文,祝贺纳迪姆为国家创造历史,并表示“你让整个国家都为你感到骄傲”。
拥有超14亿人口的印度,在逾470亿卢比(约40亿人民币)的巨额资金支持下,派出由117名运动员组成的“印度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奥运会参赛队伍”,最终以1银5铜的成绩收场,甚至不如上届东京奥运会时的表现。
江苏游泳运动员张雨霏在本届奥运会上夺得1银5铜,以一己之力,战平整个印度体育代表团。
有人说板球是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终极和平使者”,而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关系就像是一场板球比赛,有时好像印度队要赢得比赛,有时候巴基斯坦队又似乎要逆袭……希望这场比赛尽快终场,让两国人民都能享受到持久的和平与繁荣。
毕竟,谁都不会想要看一场永无止境的加时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