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简单的说一下,我现在对于下元节的认知,其实在道教中,一年当中有“三元节”。其中“上元节”可能大家都知道,那就是咱们俗称的正月十五元宵节。在道教的文化中,称之为上元节,这上元节这天,又称:天官赐福,天官又称紫薇大帝。上元节的风俗有赏花灯、吃汤圆、猜灯谜、放烟花、游龙灯、舞狮子、踩高跷、划星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其中闹花灯是上元节传统节日习俗,始于西汉,兴盛于隋唐,人们在正月十五到来之前,满街挂满灯笼,到处花团锦簇,灯光摇曳,到正月十五晚上达到高潮。
其次“中元节”,对于这个节日可能老一辈的人都知道。也就是农历七月十五,道教中又称:地官赦罪,地官清虚大帝。有的地区的民俗会在中元节的前几日或者后几日,给过世先人进行祭祀、祭祖。有的地区会放河灯这是一种寄托对先人的思念和将厄运随着水东流的寓意。放河灯可以寄托对先人的思念,还可以将厄运随着水东流。
最后是“下元节”,下元节便是农历的十月十五。道教又称这一天为水官解厄,水官洞阴大帝。至于下元节,民间地区大多数也都是祭祀祖先,北方地区也有称这一天为寒衣节,给已故先人送寒衣等等。这一天也是祈愿神灵保佑的一天,希望来年顺风顺水。
故此,人们又把天官、地官、水官三位大帝,称为:三官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