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扣工资的计算方法主要涉及个人所得税、考勤、绩效以及社保公积金等方面的扣除。以下是具体的计算步骤和公式:

个人所得税计算

应纳税所得额= 应税所得额 -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目前为每月5000元)。

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根据应纳税所得额查找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适用税率和速算扣除数。

应扣税金额= 应纳税所得额 × 适用税率 - 速算扣除数。

考勤应扣工资

考勤应扣工资= 缺勤天数 × 每天工资。缺勤天数包括迟到、早退、请假等情况,每天工资根据员工的基本工资和当月实际出勤天数计算得出。

绩效应扣工资

绩效应扣工资= 绩效扣分 × 绩效权重。根据员工的绩效考核结果,按照相应的扣分标准计算应扣工资。

社保公积金扣除

社保公积金扣除= 个人需要缴纳的社保和公积金部分。这部分金额根据当地政策和员工薪资水平计算得出。

应扣工资总额

应扣工资总额= 考勤应扣工资 + 绩效应扣工资 + 社保公积金扣除金额。

事假和病假工资

事假扣款:员工请事假当日工资可被扣除,日工资等于基本工资除以21.75。

病假工资:依据《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员工在法定医疗期内,企业需按相关规定支付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且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80%。

示例计算

假设某员工月薪为10,000元,个人社保公积金缴纳基数为6,000元,扣除费用为800元,则其应纳税所得额为:

\[

应纳税所得额 = 10,000 - 6,000 - 800 = 3,200元

\]

根据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应适用3%的税率和0元的速算扣除数,因此该员工应扣个人所得税金额为:

\[

应扣个人所得税金额 = 3,200 × 3\% - 0 = 96元

\]

最终,该员工到手的工资为:

\[

实发工资 = 10,000 - 96 - (6,000 + 社保公积金扣除金额)

\]

请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计算参数,以确保计算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