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景德镇位于江西省东北部,著名旅游胜地庐山、龙虎山、三清山、黄山、九华山环绕其间。 鄱阳湖、千岛湖互映左右。名山胜水,拥出瓷城,别名 “瓷都”

景德镇是一座有着1600多年历史的古镇春秋时,此地是一个尚未开发的山区,山高林密,人烟稀少,当时为楚所辖。秦统一全国后,分天下为36郡,景德镇属九江郡番县汉改隶豫章郡鄱阳县。三国时属吴地。东晋起开始设镇,名新平镇。唐武德四年,就镇设县,称新平县。唐开元四年,更名为新昌县,县治设于距镇10公里的旧城,镇为县辖,因镇在县南(一说在昌江之南),故改名昌南镇,亦名陶阳镇。唐天宝元年,改新昌县为浮梁县,镇仍为县辖。宋景德年间,宋真宗赵恒命昌南进御瓷,底书"景德年制"四字,因瓷器精美,天下咸称景德镇瓷器,于是昌南之名淹没,景德镇之名一直沿用至今。明清时,景德镇瓷业发达,贸易昌盛,与湖北汉口、河南朱仙、广东佛山并称为中国四大名镇。

景德镇是世界著名瓷都,制瓷历史悠久。史籍记载,“新平冶陶,始于汉世”,可见早在汉代就开始生产陶瓷。自元代开始至明清历代皇帝都派员到景德镇监制宫廷用瓷,设瓷局、置御窑,陶瓷工业非常繁荣。新中国建立后,对当时中华民国时期的陶瓷企业和作坊进行了大规模的整合,陶瓷生产规模扩大形成了以日用瓷为主体,艺术、建筑、工业、电子等各类陶瓷共同发展的陶瓷工业体系;1958年创办了一所专门培养高级陶瓷人才的高等学校—景德镇陶瓷学院,成为当时中国最重要的陶瓷生产和出口基地以及陶瓷科研教育中心。

景德镇人的饮食习惯一般喜辣,正餐中的许多菜式基本都放入辣椒调味。景德镇小吃以街头巷尾或路边的小吃店最具特色。瓷都三大特有小吃:冷粉、饺子粑、碱水粑

景德镇市景德镇是中国国家首批历史文化名城:

湖田古窑遗址,湖田窑是中国五代、宋、元三代各大制瓷规模最大,延续烧造时间最长、生产的瓷器最精美的古代窑场。属于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景德镇御窑厂,景德镇御窑遗址博物馆位于原御窑厂遗址内,御窑厂是元、明、清时期专为宫廷生产御用瓷器的所在地,是中国历史上烧造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工艺最为精湛的官办瓷厂。属于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2003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龙珠阁,位于景德镇珠山旧址之上。唐代叫聚珠亭,宋代称中立亭,明代称朝天阁和环翠亭,清代又改称文昌阁,20世纪初重建后称“龙珠阁”现已成为景德镇的城徽



祥集弄民宅,位于景德镇市区中心,是一条保存较完整的明代巷道,内有明代住宅多处,500多年历史,品陶斋现为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所在地。属于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5A级旅游景点: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

国家4A级旅游景点:瑶里风景区、浮梁古县衙和红塔、景德镇市得雨生态园、洪岩仙境风景区、锦绣昌南中国瓷园

国家3A级旅游景点:冷水尖、明清园、金竹山寨、怪石林、莲花塘、诸仙洞、玉田水库、三宝国际陶艺村、三闾庙古街等。



景德镇在中国瓷文化中的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古代造瓷,在釉色方面,素有崇尚青色传统,以青为贵。以前的各朝所追求的色调,无非是浓淡不一,意境略异的青色瓷,而且重色釉也不曾有过彩绘。景德镇窑在北宋时期,仿效了青白玉的色调和湿润的质感,创造性地烧造出了一种“土白壤而埴、质薄腻、色滋润”的青白瓷,使青瓷艺术达到了高峰。

踏入景德镇,便有一种气质扑面而来,千年的瓷都至今仍到处流淌着一种瓷之韵。正是这种韵味让景德镇像是个钟灵毓秀的江南少女历史的殊荣又让这里俨然成为世界陶瓷业的麦加圣地。在这里,巨幅的瓷壁画勾勒出瓷都气派,连大街上的路灯柱、红绿灯竟然都是青花瓷做的!而琳琅满目的瓷器店更是富丽堂皇,走进去,即便什么也不买,也觉得很有收获,像参观了一回瓷器展览般。陶瓷甚至被用作了建材,精美的柱形陶器将围墙装饰得别有风味……似乎每一个不经意的细节,都在讲述着这块土地上底蕴深厚的陶瓷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