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今淮北市地区先属宋国,后归楚国。等到秦朝一统六国,设郡置县,开始纳入全国的行政区划中。

秦朝

上图为秦朝末期。此时今淮北市境内存在上图两县,属泗水郡管辖。

相县,秦置,为泗水郡治,因境内相山得名,位于今相山区西北。相县两汉时期为沛郡、沛国治所,南北朝时毁于战乱被废,未延续下来。

铚县,秦置,位于今濉溪县东南。西汉属沛郡,东汉属沛国,西晋属谯国。南朝宋时被废,未延续下来。

西汉

上图为公元7年西汉时期。此时今淮北市境内存在上图三县,属沛郡管辖。

沛郡,西汉高帝分秦泗水郡南部置,治所还是在相县。东汉时改为沛国,第一任沛王为光武帝刘秀的次子刘辅。

扶阳县,西汉置,位于今淮北市北。曾为扶阳侯国,首任扶阳侯为汉宣帝时期的丞相韦贤。东汉时被废,未延续下来。

西晋

上图为公元281年西晋时期。此时铚县和相县分属沛国和谯国。这个沛国是西晋时的沛国,治所仍在相县。首任沛王为司马懿三弟司马孚的第九子司马景,传到第三代被石勒所灭。

隋朝

上图为公元612年隋朝时期。此时今淮北市境内只剩一个临涣县,属谯郡管辖。

临涣县,北魏置,即今濉溪县临涣镇的前身。初名涣北县,北齐改为临涣县。最初的县城在今濉溪县东南后移治今濉溪县临涣镇。蒙古至元二年(1265年)废,未延续下来。

唐朝

上图为公元741年唐朝时期。和隋朝相比,临涣县已迁至今址。同时谯郡改为亳州,临涣县属其管辖,其余地区属东边的徐州管辖。

北宋

上图为公元1111年北宋时期。在唐朝中后期新置宿州,临涣县改属宿州。北宋也如此,此时今淮北市大部分地区属宿州管辖。

元朝

上图为公元1330年元朝时期。此时临涣县已被废,今淮北市境内一个县级行政机构治所都没有,地域属归德府管辖。

明朝

上图为公元1582年明朝时期。明朝此时,今淮北市地区大部分地区属凤阳府,北边小部分地区属徐州。境内还是没有县级行政机构,这种情况一直维持到建国初期。

建国初期

上图为公元1953年建国初期。1950年,析宿县西北境置濉溪县,以濉溪口为名,属宿县专区,便是上图的行政区划。此时离临涣县被废已经过了六百多年。

1959年,由濉溪县和萧县析置濉溪市(省辖市),即今淮北市建市之始。1971年改名为淮北市,1977年濉溪县(1961年复置)划入淮北市管辖。

当代

随着1981年将萧县的部分矿区划入,逐渐成今日的行政区划。

纵观淮北市行政区划史,秦朝时期境内便建有两县,而且相县为泗水郡治,两汉时期也为地区行政中心。可惜都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之中,未延续下来。

甚至在元朝到建国前,出现了六百多年的行政建制断代。以至于到如今现存的县级行政机构,追溯其建制历史只能到建国初期。

这么长的时间里,境内一直都没有县级行政机构治所,在笔者看来实属匪夷所思。毕竟淮北市地区地理条件良好(从农业角度考虑),发展也早(秦朝便有郡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