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告是整个财务体系中的关键节点,接下来的系列文章我们就来梳理这些。按顺序来了解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财务报表附注披露、中期财务报告。我们先来讲解资产负债表。




01

概况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分别是企业的“底子”、“面子”、“里子”。

作为“面子”,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财务报表,也就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采用期末余额和上年年末余额两列的账户式结构。

通俗来讲即为:我的财富=借来的钱+自己的钱。比如我首付200万贷款300万买了套房子,这套价值500万的房子就是我的。



02

我的财富——资产



简略描述,还有一些其他具体科目:

存款

货币资金

别人欠我的钱

应收账款

准备卖的烤肠

存货

房子车子

固定资产

持有的股份

长期投资

专利权

无形资产



03

我的财富——偿债能力



通过资产负债表可以看出企业的偿债能力,反映长期偿债能力的:

1、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2、权益乘数=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

3、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

反映短期偿债能力的:

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2、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3、现金比率=现金类资产÷流动负债

这些就涉及到了财务管理的方向,本节先不讲,想获得详细资料的可以私信布树云。



04

我的财富——资产的划分





05

借来的钱——负债



简略描述,还有一些其他具体科目:

欠银行

短期、长期借款

欠供应商

应付账款

欠客户

预收账款

欠员工

应付工资

欠股东

应付股利

欠国家

应交税费

欠朋友

其他应付款



06

自己的钱——所有者权益



大体如此:

自己投入的

实收资本、股本

投资的溢价

资本公积

发展储备金

盈余公积

赚了未分配

未分配利润

永续债、优先股

其他权益工具



07

管理用资产负债表




管理用资产负债表是从经营者的角度去看财务报告,更加的简单粗暴,就是企业的钱从哪里来,又到了哪里去。




08

资产的流动性划分



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即为流动资产:

1、预计在一年内或者超过一年但是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变现、出售或耗用,比如存货、应收账款。船厂造个船需要三年,这也算正常营业周期。

2、主要为交易目的而持有,大部分的交易性金融资产算,但是那种预期持有超过12个月,且到期时间超过12个月的衍生工具就不是。

3、持有待售的非流动资产或处置组。

都不沾边的就是非流动资产。



09

流动负债的划分



和上面流动资产类似,满足下列之一即为:

1、预计在一年或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清偿,比如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应付职工薪酬这种超了一年的也算流动负债。

2、主要为交易目的而持有。(也是大部分交易性金融负债)

3、企业无权自主的将清偿推迟到资产负债表日后一年以上。

都不沾边的就是非流动负债,可转换债这种转换权不在自己手上的就是非流动负债。


10

资产负债日时间点



比如资产负债表日是12月31日,在12月29日借款3个月,那理所当然是流动负债。

假如在12月30日将这笔借款展期成13个月,那就分类为长期负债。

但如果这笔借款是在次年1月1日展期成13个月,那在本年的资产负债表日还是确认为流动负债,在次年才重分类为非流动负债。明年的事明年说,和今年无关。

同样的13个月的非流动负债变更合同成了3个月的,也按照上面的时间点规定是否重分类为流动负债。



11

明细账科目



1、应付账款=应付账款贷方余额+预付账款贷方余额。

2、预收账款=预收账款贷方余额+应收账款贷方余额。

3、货币资金=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

4、其他应付款=其他应付款+应付利息+应付股利。

5、存货=材料采购+原材料+发出商品+库存商品+周转材料+委托加工物资+成产成本+委托代销商品+一个正常营业周期的合同履约成本-委托代销商品款-存货跌价准备-合同履约成本价值准备。



假设有A公司采购原材料100万,入库前运杂费1万。加工成本30万,其中非正常消耗物料3万。加工完成后运送到客户处发生运费2万,但截止资产负债表日产品控制权尚未转交客户,那么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列示多少?

答:100+1+30-3+2=130万。因为控制权还在自己手里,履行合同发生的运输费属于合同履约成本,需要加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