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不可失

机不可失,释义是:机:机会;时:时机。好的时机不可放过,失掉了不会再来。意思是指时机非常重要,抓住了时机就可以取得胜利,错过了时机就可能造成失败。在现代社会,这个词组被广泛应用于形容关键时刻,强调抓住机会的重要性。同时,它也可以用来形容事物发展的有利条件和短暂机遇,提醒人们要及时把握,以免后悔。这个成语在句中一般作宾语,常与“时不再来”连用。

成语的出处是五代·安重荣《上石敬瑭表》:“须知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在《旧五代史·晋书·安重荣传》也有记载:"仰认睿智,深惟匿瑕,其如天道人心,难以违拒,须知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安重荣写《上石敬瑭表》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他对石敬瑭的不满和警告。在五代这个乱世之中,道德沦丧,武力决定了一切。石敬瑭之所以能成为皇帝,并非因为他的德行深厚或者得到了天命的祝福,而是因为他拥有强大的军力,并且有契丹作为后援。

安重荣非常清楚这一点,因此他对石敬瑭颇为不屑,并在信中明确表示:“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耳!”这句话的意思是:皇帝哪里是天生的?只不过是仗着武力强取豪夺罢了。他甚至打着抗辽的旗号反对石敬瑭。

公元942年,安重荣更是上表指责石敬瑭亲事契丹,蹂躏中原,并公开表示要与契丹决一死战。由于这样的行为,最终导致石敬瑭无奈之下决定斩了安重荣,并将他的头送给契丹。

机不可失在古代还有其他引用。南朝梁·沈约《宋书·范晔传》,兼云人情乐乱,机不可失,谶纬天文,并有征验。《宋史•韩世忠传》金人废刘豫,中原震动,世忠谓机不可失,请全师北讨,招纳归附,为恢复计。此外,在《旧唐书·李靖传》中也有类似的引用,大唐将领李靖在长江边看到江水湍急,白浪滔天,士兵都告诉他不如等江水褪去再做打算,而李靖却说此时正是过江的好时机,可以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正是李靖明白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所以打了胜仗。

例句:我们应该抓住这次难得的机会,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这次的促销活动机不可失,大家一定要抓紧时间购买。

机不可失的近义词包括时不可失和时不我待,这两个成语都强调了抓住机会的重要性和时间的紧迫性。而其反义词则是丧失良机和错过良机,这两个成语都表示了因为种种原因而未能抓住有利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