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粉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植物病害,主要危害植物的叶片、嫩梢和茎秆等部位。在发病初期,受害部位会出现白色粉末状物,这是由病菌的菌丝体和分生孢子构成的。随着病情加重,这些白色粉末会逐渐变为灰白色或浅褐色,导致叶片枯黄、皱缩、扭曲或干枯,严重时甚至会导致植物死亡。

白粉病的病菌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容易萌发和传播,高温高湿的环境有利于白粉病的发生和蔓延。此外,施用过多的氮肥和空气干燥也可能会加剧白粉病的发生。白粉病可以通过风雨传播,因此在种植过程中,应注意防治措施,如选用抗病品种、合理施肥和保持适宜的湿度等。

综上所述,白粉病中的“白粉”指的是病菌的菌丝及分生孢子,这些病菌在植物表面形成白色粉层,导致植物叶片和嫩梢等部位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