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是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前后由胡适、陈独秀、鲁迅、钱玄同、李大钊等一些受过西方教育(当时称为新式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运动。

"德先生和赛先生"是对民主和科学的一个形象的称呼,也是中国新文化运动期间的两面旗帜。这一名词是在新文化运动时期提出一大重要口号。在1919年五四运动期间,热血青年高举"民主"和"科学"两大旗帜,向封建礼教以及封建专制思想猛烈开火。

1919年1月15日,新文化运动期间, 陈独秀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文章《罪案之答辩书》:"反对《新青年》的人,无非是因为我们破坏孔教,破坏礼法,破坏国粹,破坏贞节,破坏旧伦理,破坏旧艺术,破坏旧宗教,破坏旧文学,破坏旧政治,这几条罪案。这几条罪案我们直认不讳。但是只因为拥护那德莫克拉西(Democracy)和赛因斯(Science)两位先生,才犯了这几条滔天的大罪。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迫压,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我们都不推辞。"

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使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中国知识分子在新文化运动中,受到一次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的洗礼。为新思潮的传播开辟了道路,也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事业的发展。新文化运动启发了民众的民主主义觉悟,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启发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使他们选择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和推进革命的思想武器。这是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成果。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能够使语言和文字更紧密地统一起来,为广大民众所接受,从而有利于文化的普及与繁荣。

同时这次运动沉重打击了统治中国2000多年的传统礼教,由于新文化运动全面反封,将中国所有的古典文化都归于需要"反"的行列,由于资产阶级提出了打倒孔家店的主张,对影响中国几千年的传统儒家文化进行全面否定,因此被称为激进派;同时他们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宣扬西方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主张全盘肯定西方的价值观念。因此新文化运动也是中国古典文化走向没落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