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保护是指对 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给予的特殊保护和照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具体保护措施包括:
家庭保护: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学习家庭教育知识,创造良好、和睦、文明的家庭环境。
学校保护:
学校应对未成年人进行理想教育、道德教育、文化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增强其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社会保护:
社会所有组织及公民的活动都应从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出发,禁止任何侵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现象。
网络保护:
应采取措施保护未成年人免受网络有害信息的侵害。
政府保护:
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领导有关部门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司法保护:
司法机关应依法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对侵犯未成年人权益的行为进行打击和处理。
保护未成年人不仅是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的责任,每个公民都有权阻止侵犯未成年人权益的违法行为,并应教育和帮助未成年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